隨著數字技術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的飛速發展及其廣泛應用,數字教育或者說教育的數字化轉型,已成為世界教育改革的大勢所趨。2024年6月,第十一屆金磚國家教育部長會議在俄羅斯舉行,這是沙特、埃及、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伊朗和埃塞俄比亞成為金磚國家正式成員國、實現金磚國家擴容后的第一次金磚國家教育部長會議。會議通過了《第十一屆金磚國家教育部長會議喀山宣言》,要求建立金磚國家數字教育合作機制,推動金磚國家的數字教育合作。如何落實此次會議精神,成為一個亟待研究的重要課題。
金磚國家數字教育合作應錨定目標抓手
一方面,金磚國家數字教育合作應以打造金磚國家數字教育共同體為目標。
2023年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旨講話中指出,人類是一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命運共同體。任何國家追求現代化,都應該秉持團結合作、共同發展的理念,走共建共享共贏之路。
隨著大數據、大模型、元宇宙、區塊鏈等技術的發展及其應用的日益廣泛,以數字技術賦能教育發展已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各國紛紛出臺數字教育發展戰略。同時,聯合國在2022年召開的教育變革峰會上也呼吁,利用數字革命的力量確保將優質教育作為一項公共產品和一項人權來提供,利用數字技術的優勢推動國家和國際社會對教育和終身學習的訴求。
就金磚國家而言,各成員國都非常重視數字教育,積極推進教育的數字化轉型。
自金磚國家合作機制成立以來,各成員國遵循開放透明、團結互助、深化合作、共謀發展原則和“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金磚國家精神,致力于構建更緊密、更全面、更牢固的伙伴關系。在數字教育領域,金磚國家可通過開展務實合作的多層次架構,打造數字教育共同體,共同推進技術與教育融合創新發展;構建更立體融合的育人環境,打造更豐富多元的育人資源;創建更加靈活的辦學形式,創新更有效的育人方法;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教育服務,形成更加多元的教育評價,構建更加可持續的教育體系,推動形成更加包容、公平、高質量的教育新生態。
另一方面,金磚國家數字教育合作應以建立金磚國家數字教育聯盟為抓手。
通過建立聯盟推動成員之間的合作與交流,促進資源共享與互補,提升創新發展能力、競爭力和市場影響力,實現共同成長和可持續發展,是國家、學校、企業等主體之間進行互相協作和資源整合的一種合作模式。
金磚國家合作機制是相對比較成熟的國際合作機制,已有通過聯盟的方式推動金磚國家之間合作的經驗。例如,早在2015年10月就成立的金磚國家大學聯盟,是推動金磚國家大學間雙邊和多邊合作的重要平臺;2022年4月成立的金磚國家職業教育聯盟,致力于推動金磚國家間職業教育的務實合作。
此外,近年來,在區域合作方面,為落實第三屆中國-東盟教育部長圓桌會議成果文件精神,中國和東盟于2023年8月成立了中國-東盟數字教育聯盟,推動中國和東盟高校之間的數字教育合作;全球合作方面,2024年1月,世界數字教育聯盟在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等中外機構的聯合倡議下正式成立,成為加強對話交流、推動數字教育務實合作和高質量發展的國際平臺。這些區域性和全球性數字教育聯盟的成立,有效推動了國家(地區)高校、研究機構、企業以及國際教育組織之間的合作。
金磚國家數字教育機制將通過各種不同形式的合作,致力于加強數字教育循證研究,制訂數字教育發展戰略;開發學生和教師數字素養框架,制訂數字教育標準和評價指標體系;推動優質數字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完善數字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數字教育能力建設和數字教育援助,總結和交流數字教育最佳實踐,最終有效促進數字教育共同體的形成。因此,為推動金磚國家數字教育合作,應該把建立金磚國家數字教育聯盟作為推動金磚國家數字教育合作、打造金磚國家數字教育共同體的重要抓手。
同時,為將數字教育合作落到實處,在金磚國家數字教育聯盟框架下,可以進一步打造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基礎教育等領域的數字教育聯盟,也可以打造數字與人工智能技術發展與教育應用聯盟等。
金磚國家數字教育合作應做好頂層設計
首先,要加強金磚國家間的數字教育戰略對接、制度聯動與政策溝通。
數字教育戰略對接、制度聯動與政策溝通是金磚國家加強數字教育合作、打造數字教育共同體的必由之路。所謂數字教育戰略對接,是指金磚國家在數字教育發展戰略方面的相互協調與有效整合,以實現數字教育戰略合作的共同性和發展的協同性及可持續性;數字教育制度聯動,是指金磚國家基于學分、學歷互認等制度所進行的不同制度或機制之間的相互協調,可實現制度或機制上的聯通;而數字教育政策溝通,是指在金磚國家間搭建多層次政府間宏觀政策溝通交流機制,來為各種制度、項目的實施提供政策支持。
具體而言,為實現數字教育戰略對接、制度聯動與政策溝通,金磚國家要加強政治互信,對數字教育的性質、價值與局限、模式與方法、倫理與安全等理論問題進行研討;對數字教育戰略、規劃、計劃、倡議、項目等進行對接;使數字教育的學分互認、學分轉換、學分累積、學位學歷互認、聯合學位、雙學位、微證書等制度形成聯動;對數字教育的目標與愿景、質量標準、監測評估、倫理規范、數字安全、準入與退出等政策進行溝通,從而保證金磚國家的數字教育戰略、制度、政策相向而行,為數字教育合作奠定堅實的基礎,提升數字教育合作的深度和實效性。
其次,要推動金磚國家間數字教育基礎設施聯通和資源共享。
基礎設施聯通和資源共享是國家間相互聯系的兩個重要方面。數字教育的根本特征是通過數字技術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面,促進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基礎設施聯通是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的前提條件之一。
數字教育基礎設施主要涉及互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模型、元宇宙等新一代數字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以及基于此類技術所形成的各類數字教育平臺。它們是數字教育內容的載體,是數字教育資源共享的基礎。因此,金磚國家應加強數字教育基礎設施體系設計,數字教育平臺、智慧校園、網絡學習空間建設,以及安全技術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以促進數字教育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
在此之上,金磚國家要堅持共建共享原則,合作開發數字教育規范和標準,合作建設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促進優質數字教育資源共享。
2022年9月召開的聯合國教育變革峰會發布《確保和提高全民公共數字化學習質量行動倡議》(簡稱“倡議”),進一步推動數字教育平臺建設和數字教育資源共享。該倡議呼吁,利用數字革命的力量確保將優質教育作為一項公益事業和一項人權來向所有人提供。
一方面,倡議要求通過數字學習平臺向所有學習者、教師及管理者提供與課程相關的優質數字教學和學習內容;另一方面,還要求數字化連通服務能夠確保所有學校和個人都能受益于優質的互聯網連接帶來的教育優勢。因此,金磚國家應以倡議為基點開展數字教育合作。
其一,倡議呼吁各成員國建立并迭代公共數字學習平臺并提供優質的教育資源,同時確保所有人都可以免費獲取這些資源。在這方面,中國已有良好的基礎。2022年,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正式上線啟動。該平臺包括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國家職業教育智慧教育平臺、國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臺、國家24365大學生就業服務平臺等,為廣大學習者提供了豐富的課程資源和教育服務。
其二,該倡議還呼吁各國確保這些平臺中課程資源和教育服務的可訪問性和共享性;將每所學校都接入互聯網,將互聯網服務擴展到每一個家庭和個人,使之真正惠及每一個教師、學習者和家庭,并滿足不同用戶的多樣化需求。
由此,金磚國家應積極響應倡議,在建好本國數字教育平臺的同時,積極推進全球公共數字學習平臺門戶建設,將本國數字教育平臺與之連接,共建全球性公共數字學習資源網絡。
此外,金磚國家還應注重數字教育資源與平臺建設的實踐案例分享及研究成果與證據的搜集,并共同參與制訂公共數字學習平臺國際規范和標準,為全球公共數字學習平臺門戶建設和本國數字學習平臺建設水平保障提供指導。
再次,要合作研制金磚國家數字素養框架,開展能力建設合作。
在數字化時代,培養學生、教師和管理者的數字素養成為時代之需。許多國家、國際組織都十分重視數字素養框架的建設,為數字素養培養和評價提供依據。早在2013年,歐盟就制定了“歐洲公民數字素養框架”(DigComp1.0)。其后,英國、法國、荷蘭、澳大利亞等國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陸續頒布針對公民或學生的數字素養框架,其主要維度包括“公民”“操作”“信息”“交流”“內容創造”“問題解決”“安全”“學習與發展”等8個方面,并根據難度和學段進一步細化每一個素養維度,以滿足不同水平和層次的學生的數字素養需求。201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了《教師信息與通信技術能力框架》。隨后,歐盟等國際組織和美國、西班牙、挪威、英國、南非等國也先后頒布關于教師或教育工作者的數字素養框架,提出了教師在數字化時代所須掌握的基本數字素養和能力,并對數字素養進行難度分層,規定了不同發展階段教師應具備的數字素養。
目前,有的金磚國家已制訂了自己的數字素養框架,有的則沒有。因此,金磚國家可研制金磚國家數字素養框架,包括金磚國家學生數字素養框架、教師數字素養框架和學校管理者數字素養框架等,為學分、學位、學歷等的相互認可奠定基礎。
聯合國《確保和提高全民公共數字化學習質量行動倡議》把能力建設作為發揮數字技術賦能教與學的三把密鑰之一,呼吁“加強使用數字技術來提高學習的能力,以確保教師、學習者及其他教育攸關方采用循證方式掌握必備的數字技能和知識,從而利用數字手段進行學習”。可見,金磚國家不僅要加強本國專業化數字化人才的培養以及學生、教師和學校管理者數字素養培訓,還應在學生、教師和管理者的數字素養培訓方面展開廣泛的交流合作,共享培訓資源,共同開發培訓課程。同時,在數字能力建設方面,金磚國家應著重關注面向婦女、女童、殘障群體等弱勢群體的數字教育能力建設與相關合作。
最后,要積極開展金磚國家之間的數字教育援助。
最初,金磚國家是指在國際上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新興市場國家。隨著2024年金磚國家擴容,各成員國之間的差異開始加大。從數字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水平以及數字教育的發展水平來看,中國在金磚國家中,各方面都處于領先位置;俄羅斯高于平均水平;巴西處于平均水平;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雖然自身的技術發展水平并不高,但由于其經濟上屬于高收入國家,數字教育的發展水平也相對較好;而印度、南非、埃及、伊朗、埃塞俄比亞等國則相對落后。金磚國家之間的差異,使得各國之間在數字教育領域有著廣泛的合作空間。
特別是在數字教育援助、縮小數字教育鴻溝方面,金磚國家間的交流合作有著很大的發展空間。
數字基礎設施是數字教育的基礎和保障。金磚國家之間的數字教育援助,首先應在數字基礎設施方面展開。技術發達國家,特別是我國,應通過雙邊或多邊機制對技術落后的國家進行數字基礎設施援助。其次,各成員國之間的數字教育援助還應在人才培養,特別是專業化人才培養方面展開。中國、俄羅斯、巴西和阿聯酋在人才培養方面有一定的比較優勢,可通過獎學金項目等方式幫助數字教育人才培養能力不足的國家,為他們提供培訓資源和培養相關人才。再次,金磚國家的數字教育援助還可在數字化課程和教材領域展開。特別是在數字教育技術和PISA測試方面,我國有著卓越的表現,可以協助其他國家開發相應的課程和教材。最后,金磚國家的數字教育援助可以在數字教育平臺領域展開。我國在數字教育平臺方面有著成熟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可以幫助一些落后的國家建設數字教育平臺,開發相應的數字教育平臺技術標準。(作者劉寶存系北京師范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李卓婭系聊城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碩士研究生。本文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教育數字化轉型戰略的國際比較與中國行動研究”[23JJD880001])
來源:《神州學人》(2024年第7期)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