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孫軍 通訊員 楊安)暑期到了!連日來,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行走的思政課”實踐教育活動如約拉開序幕。截至目前,東北、西南、威海實踐團已完成既定行程,滿載而歸。
活動邀請學校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課教師、機關管理干部、其他學院教授、輔導員等擔任隨團指導老師,選取東北、西南、西北等國家油氣戰略重點區域,山東威海改革開放前沿陣地,組建“能源報國·能源強國”博士團、中石油煤層氣博士團等多支隊伍共180名學生分別前往祖國各地開展實踐活動,打造定制版思政課程,引領青年走好新時代科技自立自強之路。
為追尋前輩的足跡,博士團去往鐵人精神的發源地——大慶油田,感悟“超越權威,超越前人,超越自我”的“三超”精神,領略“敢想、敢說、敢干”的革命精神和“嚴肅、嚴格、嚴密”的科學態度,堅定“我為祖國獻石油”的理想信念。在鐵人王進喜紀念館前,展柜中破舊的衣物、磨損的工具、泛黃的日記本以及墻上“五兩保三餐”的圖片,講述著王進喜和戰友們在油田開發中的奮斗故事,記錄了石油工人們面對艱苦條件,依然堅守崗位、日夜奮戰的感人場景。
2022級博士研究生董業良是第三次近距離體會大慶精神、鐵人精神,表示要把鐵人精神融入到學習和生活中,激勵自己成為一個堅韌不拔、勇于追夢的人。在本次行走的思政課堂上,博士團成員和思政課教師共同追尋歷史遺跡、探尋歷史脈絡,感悟革命故事背后的艱辛歷程,學習老一輩革命家的人格風范,堅定革命理想,賡續紅色血脈。
“我國石油工業的發展史,既是一部波瀾壯闊的創業史,也是一部石油精神文化的傳承史。”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解曉燕為西南博士團成員講述了鐵人精神的新時代價值意蘊。在大慶石油館中,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王鵬翔以“歷史性勝利的三件大事”為出發點,生動揭示中國共產黨成為百年大黨的成功密碼。在郭永懷事跡陳列館中,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郭露凝講道,新時代青年要認識到每個人的個人命運都與國家的命運緊密相連,無論在何時何地,心中都要懷抱對祖國發展的責任與擔當。
在西南油氣田、大慶油田和中石油煤層氣公司,博士團近距離了解行業一線的前沿技術,與行業專家和一線工作人員座談,圍繞探測地下油氣藏、提高油氣采收率、智慧油田建設等領域,就科研攻關、科研成果轉化等方面與一線人員展開深入交流,期待未來進一步深化合作。
作為“能源報國·能源強國”西南博士團的團長,2022級博士研究生陳前表示,經過此行愈加堅定了“到西部去,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的決心,期待運用所學知識為落實“能源的飯碗必須端在自己手里”的重要指示貢獻青春力量。
“‘行走的思政課’是深入落實‘時代新人鑄魂工程’,切實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石油工程學院黨委書記張展表示,學院將持續擦亮“行走的思政課”特色品牌,引導青年走好新時代科技自立自強之路,在服務國家能源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接續奮斗中實現人生價值。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