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孫軍 通訊員 駱浩冉 王大勇)近日,第十七屆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決賽在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舉行。來自全國130所高校的299支決賽入圍隊伍及25支“康菲”杯產業命題賽道決賽入圍隊伍在這里展開創意比拼。本屆競賽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教育部高等學校能源動力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指導,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委員會主辦,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承辦。
據了解,本次賽事包括項目路演和現場答辯兩部分。大賽以“綠色賦能,‘源’夢未來”為主題,自2024年3月份啟動以來,共收到629所高校的7044件參賽作品,海外21個國家和地區的142件作品,以及667件產業賽道作品,不論是從參與高校還是作品數量,均創歷史新高。
8月5日上午,大賽決賽舉行開幕式。中國科學院院士、教育部高等學校能源動力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何雅玲,中國科學院院士、教育部高等學校能源動力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宣益民,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黨委書記王勇,青島西海岸新區工委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劉陸瑩等出席開幕式,開幕式由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副校長周鵬主持。
“創新性強、看點足”無疑是此次大賽的一大亮點。在答辯現場,300余支隊伍圍繞作品創新點、應用前景和研究價值展開答辯。經過兩天的現場答辯評審,最終浙江大學的《Green Blaze——綠色甲醇輻射調控燃燒系統》等16所高校的16件主賽道作品榮獲特等獎,80所高校的174件主賽道作品榮獲一等獎,安徽財經大學等271所高校榮獲優秀組織獎。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參賽作品《光“能”凈水——一種基于光伏驅動的反滲透凈水器》榮獲特等獎,另有9件作品榮獲一等獎,5件作品榮獲二等獎,學校榮獲優秀組織獎,獲獎質量為歷年參賽之最。
在8月7日閉幕式上,能源動力類專業百篇優秀本科畢業論文(設計)獲獎名單公布。“我們的作品針對工廠的工業污水進行變廢為寶,通過熱能、電能、生物質能,對工業污水回收再利用,最終可再生能源供能比例占據總能源需求的76.9%。”特等獎作品來自北京理工大學的新型工業污水處理系統團隊負責人張傳祺表示。
據悉,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已相繼舉辦十六屆,經過數十年發展,現已成為全國高校影響力最大的科創競賽之一。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