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著烈日走訪調研,對著鏡頭直播帶貨,跟著專業人士傳習優秀傳統文化……今年暑假,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組建了73支校級重點團隊、200余支院級團隊,7800余名師生分赴全省各地,把課堂搬到田間地頭、社區街巷、車間廠房,引領廣大青年學子在火熱的實踐中上好與現實相結合的“大思政課”。
化身“新村民”,探尋鄉村振興密碼
“村民家釀的楊梅酒,走過路過不要錯過!”……浙江工商職院“紅星閃耀”暑期社會實踐小分隊的隊員們參與了為寧波市江北區鞍山村直播帶貨助農活動。
“通過這次實踐活動,我們把鞍山村的自然美景和鄉土人文展示出來,這個過程讓我們切身地體驗到如何發揮專業所長助力鄉村振興。”該實踐隊隊員周宇杭說。
除了參與直播帶貨,隊員們還化身“新村民”,通過實地參觀走訪,了解鞍山村的歷史沿革、產業發展、鄉村治理等方面的情況。
“酵享青春”大學生實踐團隊來到奉化區大堰鎮箭嶺村,深入酵素車間,實地了解環保酵素的生產流程、酵素肥料的應用。針對酵素相關產業存在的發展困境,團隊成員們開發設計了“‘酵’你來探秘”主題研學活動,將“酵素”這個當地特色資源融入課程,以淺顯易懂、生動有趣的形式培養青少年的環保意識。
傳習老技藝,領略千年文化魅力
近日,一場舞龍展演活動在寧波南塘老街上演,吸引了眾多市民和游客駐足觀賞。參與舞龍表演的正是浙江工商職院“‘遺’起相承 ‘甬’伴童心”實踐小分隊成員。
今年暑假,50余位該校學生在中南大學教授、國際級舞龍裁判黃益蘇和中國高校十佳舞龍教練王志萍的指導下,從零基礎開始學習舞龍的基本步伐和身姿儀態。
“一開始出于對舞龍這一文化遺產的好奇,經過一段時間的刻苦訓練、親身實踐后,全面體驗和深入理解了蘊含其中的文化精髓和藝術魅力,再苦再累也值了!”該實踐隊隊長李洪濤說。
被優秀傳統文化“吸粉”的還有慈心文韻傳承小分隊的隊員們。連日來,他們前往慈溪博物館、越窯產學研基地,參觀了慈溪地區特色的越窯青瓷展品,并深入了解越窯青瓷的文化背景和歷史知識。
值得一提的是,同學們還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的方式,廣泛收集市民對越窯青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看法和態度,攜手寧波行知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親身體驗青瓷作品設計創作,用生動的語言和翔實的資料開展青瓷文化宣講。
體察社情民情,踐行志愿服務精神
這個暑假,浙江工商職院數“智”甬動2.0小分隊堅守在海曙區政務服務中心各個辦事區,零距離體驗數字賦能政務服務的應用場景,熱情服務辦事群眾。
“爺爺奶奶,現在來看看用完餐后,該如何處理餐桌上的這些垃圾……”在牡丹社區,“青春光輝映最美夕陽紅”志愿服務團成員李仕炎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社區老人作了一場垃圾分類講座。團隊成員們還分成若干小組,分別深入各個社區,與社區工作人員、居民代表進行座談,認真聽取、詳細記錄社區人員對于社區管理、文化建設、環境保護等方面的介紹和建議,積極為社區的發展建言獻策。
“暑期社會實踐是實踐育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希望廣大師生上好這堂‘熱辣滾燙’的‘大思政課’,在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浙江工商職院黨委副書記俞位增說,“我們將圍繞學校人才培養根本目標,以思想引領為主線,以不斷提升學生軟技能為目標,加強校地合作,服務區域經濟,推動社會實踐常態化、項目化、品牌化、基地化發展,不斷豐富社會實踐內涵,奏響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協奏曲。”(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史望穎 通訊員 姚敏明)
浙江工商職院“紅星閃耀”小分隊成員在直播帶貨。學校供圖
浙江工商職院“‘遺’起相承‘甬’伴童心”實踐小分隊頂著烈日練習舞龍。學校供圖
浙江工商職院數“智”甬動2.0小分隊學生正在服務辦事群眾。學校供圖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