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 丁艷茹)10月19日,第二屆教師教育技術創新應用發展論壇(小學分論壇)在北京小學豐臺萬年花城分校舉行。
本次論壇的主題是“數字化轉型下教與學的創新、實踐與未來”。多位業界專家和校長、教師圍繞“數字化轉型下的教與學”這一主題展開深入研討,分享了諸多典型經驗。中共北京教育學院豐臺分院委員會書記焦素琴表示,豐臺區教師的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已經初顯成效,智能測評系統能夠精確把握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而為教師提供精確且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建議。首都師范大學方海光教授團隊探討了校本智能課堂分析模型的融合過程,以提升課堂行為分析的精準度。北京教育學會微格教學專委會理事長李濤以“生成式AI在教師教學難點解決中的應用策略”為題,提出破解“核心問題和問題鏈的有效構建”“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及評價設計”等難題的策略和方法。中共北京教育學院豐臺分院委員會副書記石群雄圍繞AI賦能教師專業發展的問題,提出教師如何應對挑戰的策略。北京小學豐臺萬年花城分校書記、校長王強以“數字化轉型下教與學的實踐與思考》為題,分享了學校近些年所推行的一系列創新舉措。
在說課展示環節,北京小學豐臺萬年花城分校教師王艷妮、徐思齊圍繞高年級學生普遍存在的“過度使用手機”這個熱點問題創設情境,以“拒絕手機誘惑 樂享自律生活”為題展示了語文實踐活動與心理的跨學科雙師課;劉海花、宋昱以五年級《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為例,采用雙師課堂的教學模式,呈現了利用信息技術實現遠程同步課堂下的“師帶徒”教師培訓功能、技巧與成效;王珊珊、張琪現場采用AI聽說課堂和雙師課堂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展示了通過智能語音評測技術如何為學生提供沉浸式的英語學習環境;鄧穎健、趙松濤展示了基于“真實學習”教學理念,結合學校特色課程,開展STEAM課程開發和教學實踐,共同完成了一整套產業鏈式的《藥皂設計與制作》課題研究。
論壇由中國教育技術協會微格教學專業委員會主辦,北京小學豐臺萬年花城分校承辦,首都師范大學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北京教育學院豐臺分院、北京市教育學會微格教學專業委員會聯合主辦,活動得到科大訊飛等單位大力支持。來自京、津、冀、贛、貴等多地近200位校長、教師參加了現場分論壇分享、交流活動。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