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教育部發布的《2024年職業教育專業目錄增補清單》中,由湖南財經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聯合湖南中德安普網絡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牽頭申報的業財數據應用與管理專業獲批。這是湖南財經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圍繞產業變革實現專業迭代升級的又一成果。
“從行業趨勢與市場需求來看,財經類專業面臨深刻變革。”湖南財經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曹鑫表示,今年學校依托全國業財稅數智化服務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牽頭組織實施了業財數據應用與管理專業人才需求調研工作,并形成了一份內容嚴謹、數據翔實的調研報告。這份覆蓋10個行業協會、116家企業、144所開設財經商貿類專業的院校以及大型招聘網站的調研報告顯示,我國新型業財數據應用與管理人才嚴重短缺,缺口1000萬人以上。與這一旺盛需求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當前各院校財經商貿類專業目前所培養的人才在知識結構、技能水平等方面與企業所需求的新質財經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存在較大差距。
為此,學校將各門核心課程的知識體系全部打破重構,將其融入企業投資、融資、銷售、生產、籌資、分配六大主要業務中,應用“場景導入、認知識別、分析研判、風險控制、任務實施”五步場景教學法。湖南財經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湖南業財稅融合名師工作室負責人何萬能告訴記者,對于缺乏實踐基礎、社會認知相對匱乏的學生而言,“真刀真槍”的業務場景,不僅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從根本上幫助學生適應未來工作崗位、提高就業競爭力。
走進學校會計學院“四流融合”教學示范教室內,青年教師毛珊正帶領學生在此開展一場別開生面的“企業談判”。在這個由60臺電腦、7塊智慧教學屏構建的模擬企業運營環境中,學生們可以通過運用“四流融合”數字化教學平臺,“化身”為企業采購經理、供應商代表、業財數據分析師等關鍵角色,直面“真實”的商業戰場。
事實上,學校在“四流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始于2013年。學校與湖南中德安普大數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進行了全方位的探索與實踐,校企雙方不但共同建設了“互聯網+業財稅融合大數據產業學院”和“湖南中德安普新質財經學院”,還合作研發了“四流融合”數字化教學平臺。通過數智技術,平臺收錄了15個主要行業多家企業的真實業務數據,為教學提供了豐富的業務場景資源。
“學生更搶手了。”學校校長胡智清告訴記者,在學校剛剛結束的校企合作現代學徒制班集中簽約活動中,1230名來自財經商貿類專業的學生被企業“提前預定”。廣東龍達財稅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浩釗說,公司每年都要到學校進行招聘,最多時有30多名員工來自該校,不少員工已成長為企業骨干力量。(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 記者 陳文靜 通訊員 王軼諾 唐文)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