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從“海外名校博士北京行”看人才生態構建

發布時間:2024-12-09 作者:季昕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神州學人》

當回國發展成為越來越多留學人員的普遍選擇時,加深人才與城市的彼此了解,形成全面且客觀的認識,在當前尤為重要。

近幾年,圍繞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科技自立自強等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各地將目光聚焦于海外博士群體,通過一系列的政策支持與精心組織的活動,吸引這批高水平人才匯聚當地。今年以來,“博士沈陽行”“海外名校博士北京行”“百名海內外博士江蘇行”“海外名校博士廈門行”等眾多人才行活動相繼開展,為人才與城市搭建相互感知、雙向奔赴的平臺。

image.png

行程中,學子全面了解北京的區域規劃與最新科研成果   攝影|季昕

架橋——

開啟一場城與才的美麗邂逅

“我是第一次參加這類活動。”在2024“海外名校博士北京行”(簡稱“博士北京行”)活動中,美國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應屆博士生牟昊表達了對于活動的期待。從本科開始,牟昊便在美國求學,而學成歸國一直是他這十多年來不變的信念,北京更是他期許的夢想起航地。在獲悉這一活動后,他果斷報名參加。

這是北京市歐美同學會第3次舉辦“海外名校博士北京行”活動。相較于傳統的線上或線下招聘方式,人才行這樣的活動能為人才提供更加直觀的體驗。在總結前兩屆活動經驗的基礎上,主辦方精心規劃了本次活動,行程安排覆蓋了知名院校及特色產業園區,如北京大學、望京留創園等;新型科研力量代表,如昌平實驗室、懷柔實驗室等;行業內極具影響力的大型私企,如抖音集團、小米汽車超級工廠等。

行程中令牟昊印象頗深的一站,是探訪昌平未來科學城“兩谷一園”中的“生命谷”,這個生物醫藥產業高度集聚的區域深深吸引了他。在某實驗室的參訪中,他經過一條長長的走廊,走廊一側是玻璃隔開的工作區域,透過玻璃,他清晰看到屋內儀器和研究人員忙碌的身影。

“我看見質譜儀正在繪制的數據,那些龐大而復雜的線條,以及研究人員全神貫注投入工作的狀態,讓我很有共鳴,似乎能窺見未來。”牟昊說,這里的儀器設備無論是集成程度還是分析效率,看上去都優于學校實驗室的設備。而更令他振奮的,是生物工程領域科研儀器國產化率的持續攀升帶來設備價格的顯著下降。

在當天的對接活動中,牟昊拿到了意向單位PI的詳細資料,其中一位PI的研究方向是肺的再生機制與疾病機理,與他的研究課題存在一定相關性。他表示會進一步與之深入交流,探討就業機會及合作可能。

參訪昌平區給了牟昊留在北京發展的信心。在當日的政策推介會上,昌平區人才工作局相關負責人向學子逐一介紹了昌平區擁有的產、學、研、用等各類創新資源。“這里,將是未來創新之源。”伴著負責人的講述,在聽到那些與自己有著相似學術背景的科研人員一一分享后,牟昊心底漸感親切。那是他熟悉且向往的專業圈子,他渴望思維的火花在頭腦風暴中不斷迸發,也憧憬與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如同《生活大爆炸》里那群對科研充滿執著與熱愛的“書呆子”們為追求真理而展開的激情“爭吵”。

百聞終覺淺,親見方知深。當走入占地面積與故宮相當的小米汽車超級工廠時,學子們無不震撼于所看到的景象——這是一座把未來帶到眼前的工廠。

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應屆博士生繆歡坦言,最初報名正是因為看到活動行程中的小米汽車超級工廠。身為雷軍的鐵粉,他對小米汽車一直充滿了好奇與向往,而博士北京行為他提供了這次難得的機會。

“感覺一個小心愿實現了!”在參訪后,繆歡便把簡歷投給了小米,他希望能將自己的學術研究應用到工業生產中。“小米的工業生產模式為我提供了一個可能的跨界發展方向,我很愿意投身產業,也希望在進一步的溝通中,找到與他們需求契合且雙方都能實現較好發展的可能。”

為期5天的活動遍及北京多個城區,不少學子表示,行程緊湊而充實,既看到北京作為古都所承載的厚重歷史底蘊,也感受到其作為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展現出的蓬勃生機與活力。

日本九州大學博士楊兆晟雖然有著十多年的北京生活經歷,但這一周還是刷新了他的認知。他覺得這種能與政府相關部門直面交流的機會很難得,讓他更加全面了解了北京,尤其是“三城一區”的規劃與布局。

楊兆晟的專業領域是熱能工程,在未來科學城的“能源谷”,他意外發現了新的契機。“我有一些同學在這里的企業工作,所以此前有一定了解。但通過這次活動我了解到更多情況,還發現了之前沒有注意到的潛在機會,收獲很大。”

透視——

親身體驗,是機會也是考驗

作為首都,北京憑借其豐富的資源和廣闊的發展空間,成為眾多留學人員回國發展的熱門之地,其引才政策和人才發展環境,無疑是海外學子們關注的重點內容之一。行程中所到城區都積極組織并安排了包括政策宣講、招聘對接、重點單位走訪等環節,向海外學子全方位展現其引才誠意與發展機遇。

繆歡覺得,不少城區在政策講解方面很到位,讓他了解到各個區不同的人才政策。“朝陽區給我們展示了人才專屬的‘鳳凰人才卡’,并詳細介紹了持卡人能夠享受的政策和服務,涵蓋醫療、出行等多個方面,這不僅是一種切實的政策保障,也讓人才能在心理上獲得一種滿足感。”

與此同時,活動打破了很多人對于在京落戶政策的認知局限。“我最早了解到的是央國企這一類單位才有戶口指標,這次知道了還有一些大型私企、民營企業也可以申請落戶。”繆歡說。

事實上,當下的北京既需要人才也渴望人才。當前,北京正全力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其重點規劃區域及相關領域,不僅能為人才提供頗具競爭力的待遇,也在不斷構建人盡其才的良好生態,讓人才從容探索、潛心攻關。

當懷揣著不同夢想的人才從不同國度奔赴城市而來,人才之于城市的體驗也呈千般感受,盡顯參差多態。無論是初來北京,還是再識北京,視野更寬闊,思考則更深。

英國劍橋大學應屆博士生程文認為,從不同地方的不同做法能直觀感受到其專業程度與引才誠意。“有些單位做法專業,從情況介紹到具體人才需求再到政策待遇,讓我對這里的人才需求一目了然,但也有企業只專注介紹自身發展歷程與成就,沒有詳細闡述具體引才需求,讓我頗感失望。”

程文此前參加過其他地方的活動,她認為,相對彈性的機制會讓參與者體驗更好。由于不同專業的學子興趣點和需求不盡相同,適當的彈性安排能更好地滿足個體的差異化需求。“像今天來到某個地方,有部分同學很感興趣,之后就可以彈性調整與這部分同學專業關聯不強的行程,組建小團隊再進行深入面談。”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光科學研究所在讀博士生張浩也針對活動細節提出了優化建議。他曾多次參加國內創新創業類活動,所以深諳要根據受眾差異調整演講內容的要訣。他覺得介紹性的內容需要根據受眾的知識水平、年齡結構特點進行有側重的調整,而一些在網上就可方便獲取的介紹可以簡化甚至不要。

“可以提前發放如人才手冊之類的相關資料,有助于讓人才先行對標自身情況,便于在之后的宣講中將更多時間用作針對性和更新內容的介紹及答疑互動。”張浩說。

誠然,天下大事,必作于細。這些滲透于各個角落的細節,既能匯聚成溫度與善意,也能塑造出魅力與形象,無形之中影響人才的好感與選擇。正如繆歡在初抵北京首都機場時,看到網約車等候區標注清晰的車位指引。合理且高效的設計,不僅便利了司機與乘客,也從細節中映射出城市管理的水平。

尋徑——

協同化解歸國人才之“惑”

即便已身處數智化時代,科技不斷拉近時空與地域的距離,但信息差卻依舊存在且影響廣泛,這在人才歸國路上有著諸多體現。

體現之一便是求職信息的不對稱。

國內的校招分為秋招和春招,秋招通常在9月至11月進行,然而近幾年,很多企業為了爭取優秀人才設置了秋招提前批,甚至從5月下旬便已開啟。可以說,校招就是一場“信息戰”,誰能先一步獲取信息,誰就有更大的機會拿到心儀的offer。

然而,這卻加大了海外學子的求職難度,不少海外學子表示,日常學業繁忙,他們很多是臨近畢業才著手求職,在開始投遞簡歷時才發現很多優質企業早已招滿。楊兆晟也表示,在7月、8月留學人員回國的高峰期,有些央國企的校招已基本結束,而下一年的校招卻尚未開始。

此外,由于一些企業對留學人員應屆身份的定義存在差異,有的留學人員則需要參加前一年的秋招。

信息差的另一個體現,是從國外看中國發展現狀的認知偏差。

牟昊提到,在國外時想要獲取國內行業信息存在一定障礙。“在國外哪怕是小公司,公司主頁上都會對其業務和產品進行詳細介紹,還會配以非常炫酷的產品圖。但搜索國內一些公司主頁時,常常出現信息不全、信息滯后或因頁面布局影響信息獲取的問題。”牟昊說,他在回國后才了解到,國內很多公司的技術和產品已發展得相當厲害。

向“新”而行,是今天的北京,更是如今的中國。

所有人都看到了這樣的趨勢,但不是所有人都敢于擁抱其中的變化。

不少學子對行程中的新型科研事業單位表現出濃厚興趣。新型研發機構是聚焦科技創新需求,主要從事科學研究、技術創新和研發服務的獨立法人機構,這些機構往往擁有更多的自主權,可以賦予科學家更大的技術路線決定權和經費使用權。

穩定的科研經費、寬松的環境及有競爭力的待遇頗具吸引力,但也有學子表達了顧慮,其以貢獻度為核心的績效評價體系,讓他們擔憂未來再次擇業時難以證明自身的科研能力,非量化的評價標準能否被外界認可。

其實,這樣的困惑并非僅在海外學子群體中出現。新型研發機構作為國家創新體系的生力軍和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抓手,其人才評價機制一直備受關注。如何在鼓勵創新改革、注重實際貢獻的同時,又能兼顧人才在更廣泛職業場景中的發展需求與市場認可度,將為人才的合理流動與長遠發展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

歸國人才之“惑”,亦是眾多人才之“惑”,不止于某一個群體,也不限于某一座城市。人才之“惑”,值得深入探究。關切人才訴求,積極搭建信息橋梁,幫助留學人員群體在對接國內發展機遇的同時,更要消除他們的顧慮,讓他們既看到祖國的向“新”而行,也看到各方協力鋪就的人才坦途。

“海外名校博士北京行”活動作為眾多吸引留學人才舉措中的一個典型代表,為我們深入研究如何構建留學人才歸國的良好生態提供了一個有益的視角。然而,前行的腳步永不停歇,在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浪潮中,我們更加需要留學人員,放大其留學價值的獨特優勢,以服務國家戰略、助力區域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全方位支撐。讓學以報國的赤子情懷得以實現,也讓留學報國的光榮傳統薪火相傳、生生不息。(本刊記者 季昕)

來源:《神州學人》(2024年第12期)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a| 久久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青青日本|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热|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66 | 孩交videos精品乱子豆奶视频|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动漫| 久久精品国产69国产精品亚洲| 国产午夜福利久久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久久99国产精品| 黑人大战亚洲人精品一区| 国产手机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无播放器在线播放| 久久66久这里精品99|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麻豆 | 日韩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国内精品自在自线400部o|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 蜜桃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影院| 久久ww精品w免费人成|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浪潮| 亚洲精品色播一区二区| 7m凹凸精品分类大全免费| 国产精品伦一区二区三级视频 | 日本精品在线视频| 国产综合精品久久亚洲|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观看| 精品丰满人妻无套内射| 99国产精品无码| 亚洲精品美女在线观看| 国产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入口 |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蜜芽在线精品一区|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免费|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 欧亚精品卡一卡二卡三 | 99国产精品热久久久久久夜夜嗨| 久热青青青在线视频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