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陳朝和)12月12日至13日,由教育部課程教材研究所、成都市錦江區人民政府、人民日報社《民生周刊》主辦的家校社協同育人成果展示暨“教聯體”建設經驗交流會在四川成都舉辦。
“教聯體”工作如何高質量開展,各地探索有何成效?會議聚焦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的重點、難點和前沿問題,各實驗區、項目單位交流先進經驗,分享典型經驗做法,分學段匯報項目開展情況。
教育部課程教材研究所黨委委員、副所長江嵩在致辭中表示,本次會議以交流互鑒的方式,在推進實驗區家校社協同育人工作的同時,總結、提煉、推廣實驗區“教聯體”建設的典型經驗和成功案例,聽取專家和實驗區代表的意見建議,凝聚各主體協同育人共識,促進協同發力、同向同行。
成都市錦江區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郭夏明介紹,如今,“教聯體”成都錦江實驗區以時間為線,搭建起月月有主題、周周有活動的協同育人活動體系;以空間為軸,構建起社區全域、學校全力、家庭全部、父母全程的協同育人模式,織密家校社“三聯動”的全時空育人網絡。
“好的教育是森林的樣子,這樣的森林是一座敞開的整體。”深圳市龍華區第二實驗學校教育集團校長張德芝闡釋道,這意味著“敞開校園”“接納意見”“生成育人合力”……近年來,學校嘗試建立“‘感·創’育人共同體”,在價值追求、團隊凝聚、整體設計、路徑探索、評價體系五個方面發力,營造多維互動的校家社協同育人新生態。
“康巴什”在蒙語中寓意為卓越的老師。鄂爾多斯市康巴什區教體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可婷介紹,該區創新性地推出了“美好家庭”建設行動,一年一度的“家庭論壇”更是成為一大亮點,現已在全區范圍內評選出600余個校級“美好家庭”和36個區級“美好家庭”。
會議還發布了《成都市錦江區家校社協同育人“教聯體”工作行動方案》,舉行了成都市錦江區家校社協同育人“教聯體”工作啟動儀式。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