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致信祝賀哈爾濱工業大學建校100周年。4年多來,學校黨委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舵定向、凝心鑄魂,深入學習踐行習近平總書記賀信精神,大力弘揚踐行教育家精神,傳承學?!罢我I、典型引路、品牌帶動、校訓育人”的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守正創新推動教師黨建和思政工作高質量發展,加速凝聚壯大新時代哈工大“八百壯士”愛國奮斗力量。
一、深刻把握“在黨的領導下”根本前提,構建上下聯動、體系完備的教師黨建與思政工作格局
學校黨委深刻把握習近平總書記在賀信中指出的學?!盀辄h和人民作出了重要貢獻”根本前提是“在黨的領導下”,一以貫之全面從嚴加強黨對教師工作的領導。
一是把準歷史邏輯,凝聚強大合力。全面系統深入學習研究習近平總書記賀信精神,將百年校史置于百年黨史的大坐標中反復體悟,系統梳理、深挖總結學校“在黨的領導下”從上世紀50年代“工程師搖籃”“學蘇樣板”,到60年代布局“由民轉軍”“搞尖端”,到80年代破除“等、靠、要”觀念、實現跨越式發展,再到新百年擔起航天第一?!凹獗敝厝蔚炔粩喟l展壯大的歷史脈絡,策劃推出“在黨的領導下”主題展覽,并將這一主旨主線全面貫穿融入校內各類重要部署講話、儀式慶典、育人活動等,黨的領導優勢是學校“第一優勢”成為全校廣泛共識、持續凝聚強大力量。
二是堅持高位謀劃,做到綱舉目張。嚴格落實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將教師黨建和思政工作列入黨委常委會定期研究事項清單,統籌成立由學校主要領導“掛帥”的黨委教師工作委員會和思想政治工作領導小組,定期研究謀劃部署重點工作,全面構建黨委集中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牽頭部門統籌協調、各部門協同配合、全校上下共同參與的教師黨建與思政工作格局。制定實施《關于貫徹落實〈普通高等學校教師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標準(試行)〉工作方案》,下沉一級、全面細化制定學院(學部)教師黨建和思政工作質量標準,開列5大方面、156項任務清單并全部明確落實單位,以綱舉目張推進各項任務落地。
三是強化政治引領,抓實鑄魂強師。深入實施學校制定的擁護“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工作機制,建立完善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體系,面向全體教職工持續推進賀信精神學習研究宣講,構建貫穿全年的理論學習模式、全覆蓋組建500余個學習小組,將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特別是關于教師的重要要求貫穿融入各類培訓、每年開展40余場,打造“沿著總書記的足跡”教師國情研修、“實景大思政課”等品牌,引領廣大教師深入學思踐悟黨的創新理論。
四是健全組織體系,擰緊責任鏈條。持續擰緊“學校黨委主導、基層黨委主體、教職工黨支部主心骨、教職工黨員主人翁”的工作鏈條,筑牢完善校內巡視、全面從嚴治黨督查、述職評議考核、各類專項督辦檢查全鏈條推進督導落實,以上下貫通、閉環管理推動教師黨建和思政工作各項任務不折不扣落實到位。堅持師德師風“第一標準”,制定實施《教職工師德考核評價實施辦法》《教職工師德“一票否決制”實施辦法》《涉師德師風事件(線索)核查與報告工作實施細則》《進一步壓實師德師風建設主體責任實施辦法》等系列規章制度,建立師德電子檔案,將師德考核結果作為教職工考核的首要要求,完善師德考核體系、年均考核6000余人次,每年開展全覆蓋警示教育,持續鞏固風清氣正的育人環境。
二、大力弘揚“扎根東北、愛國奉獻、艱苦創業”精神傳統,打造向黨愛黨、崇先尚優的紅色場域
學校黨委堅持將哈工大“八百壯士”英雄群像作為引領推動總書記關于教師重要要求落地生效的生動載體,通過深挖內核、創新宣傳、系統宣講、選樹典型不斷強化正面引領,涵育爭做“大先生”的良好生態。
一是在挖掘上下功夫,以深挖內核打磨“硬漢”文化。組建專班開展“八百壯士”精神研究,深入挖掘30余位老一輩哈工大“八百壯士”事跡,全面梳理哈工大百年歷史沉淀形成的紅色建筑、歷史地標、典型人物,精心策劃建設一校三區“祖國以光”“衛國鎮?!薄凹t色孕育”“星辰追夢”“校訓基石”等15個紅色見學點,在哈爾濱中央大街建設了呈現哈工大“八百壯士”奮斗事跡的哈工大中心、覆蓋受眾超200萬人次,持續改造升級哈工大博物館、航天館,協同專業力量策劃排演系列主題話劇,全年常態化開展各類紅色主題校園文化活動,講好哈工大人聽黨話、跟黨走、為黨分憂的故事,推動“我沒有專業,國家的需要就是我的專業”“有一顆紐扣,就想著為國家做一件大衣”等的“硬漢文化”像空氣一樣充滿校園。
二是在宣講上下功夫,以多點開花打牢紅色烙印。組建賀信精神宣講團、劉永坦院士先進事跡報告團、哈工大“八百壯士”精神宣講團、離退休職工正能量宣講團,形成“老一輩哈工大‘八百壯士’率先垂范講、新時代哈工大‘八百壯士’接力傳承講”的宣講模式,創新設計“現場聲光電融合+同步網絡直播”的展現方式和“線下沉浸式講述+線上立體式傳播”的傳播模式、連續7年校內外宣講逾千場。在2024年全國教育大會召開后,學校搶抓重要節點,承辦黑龍江省教育家精神大講堂,面向全省高校師生宣講老一輩哈工大“八百壯士”許黨報國、躬耕教壇的感人事跡,在哈工大博物館推出“弘揚教育家精神主題參觀路線”“教育家故事點講”等主題活動、2024年國慶期間覆蓋受眾12萬人次,推動哈工大“八百壯士”精神輻射全國、深入人心,凝聚起強烈的精神認同。
三是在宣傳上下功夫,以經典鍛造塑造英雄群像。修訂出版《初心的力量》,形成39.4萬字的哈工大人愛國奮斗故事選編,聯合省委宣傳部、作協編寫出版《為你而生——劉永坦傳》,聯合新華社編纂出版《“八百壯士”今何在:我們時代的哈工大》圖書,系統策劃推出《大先生說》《師者》《我和我的哈工大》等系列特色全媒體作品、年均推出50余部,校內外聯動每年發布教師典型事跡300余篇,哈工大“八百壯士”先進事跡被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180余家媒體刊載,主題微信《這才是我們該追的男女天團》上線不到10分鐘就達到10萬+,推動哈工大“八百壯士”事跡持續走紅全網、深入人心。
四是在傳承上下功夫,以鏈式傳遞確保先進涌流。深入實施“全方位選樹典型、多渠道禮遇模范、以先進帶動全員”的榜樣引領“典型賦能”行動、催生鏈式傳遞效應,連續5年為全校工作滿50年、滿30年教職工發放“功夫錘”,持續建設教職工典型榜樣庫,堅持在七一、教師節、教學節、人才工作會等重大活動中,大力開展“八百壯士”精神傳承教職工先進典型評選,年均選樹表彰典型300余個,引領帶動廣大教師主動對標典型、爭做典型,深入踐行教育家精神、科學家精神,持續筑牢愛國奮斗精神高地。
三、扎實踐行“改革創新、奮發作為、追求卓越”重要囑托,以四項重點舉措夯實教職工黨建工作基礎
黨支部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學校黨委緊緊抓住黨支部這個基本單元,創新實施基層黨建四項重點舉措,組織化推動黨建工作和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打造“為黨育人、為國鑄器”的過硬戰斗堡壘集群,推動學校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
一是深化政治把關,抓實政治功能發揮。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嚴格執行基層議事決策程序,完善黨支部強化政治把關的系統范式,推動學校黨委、基層黨委、教職工黨支部政治把關三級聯動、一體貫通,不斷強化政治功能、校準前進方向,以“一竿子插到底”引領保障全體教職工步調一致、對標攻堅。學校第四次獲評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第四次獲評全國五四紅旗團委,順利通過首批全國黨建工作示范高校驗收。
二是實施“+支部”模式創新,打造戰斗集群。傳承“把支部建在連上”的光榮傳統,著眼事業發展優化組織設置,圍繞基層關鍵人物、關鍵事項因地制宜設置黨支部,以“大師+支部”“典型+支部”“團隊+支部”“項目+支部”等模式組建教職工黨支部近百個,把黨的組織和工作有效覆蓋到科技前沿攻關一線、國家重大急需一線和青年人才成長一線。探索形成的“+支部”“支部+”經驗刊發在《旗幟》雜志。
三是培優“雙帶頭人”隊伍,構筑領航雁陣。深入研究“雙帶頭人”政治引領力和學術影響力相生相長、互融互促規律,持續完善統籌推進、示范引領、培養培育、激勵保障工作鏈條,培育了一批引領有力的“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使廣大教師自覺將黨組織作為最信賴的堅實依靠。2020年以來,學校在“雙帶頭人”全覆蓋配備基礎上,推動52名具有省部級以上人才稱號的教師擔任黨支部書記(含國家級高層次人才33人)、增長300%,獲評全國“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工作室3個,入選全國高?!半p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強國行”專項行動團隊9個。
四是加強政治引領吸納,推動黨的事業薪火相傳。堅持把發展高層次人才入黨作為優化黨員隊伍結構、增強黨組織凝聚力的關鍵,實施“啟蒙、引領、升華”全流程導航式培養模式。選聘政治素質過硬的288名院士、國家級人才,擔任青年教師“成長專員”,“一對一”提供成才引領和發展助推。建強包含11個政治引領工作站、130余個黨員之家的紅色場域,確保政治引領始終有力有效。2020年以來累計發展教師黨員73人(含省部級以上人才12人),相關做法被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秘書組在全國推廣。
收到賀信以來,學校院士增量、國家級人才增量均走在全國高校前列,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時代楷?!薄⑷珖撠毠韵冗M個人、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等教職工典型持續涌現,學校在今年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彰中獲獎3項、數量位列全國高校第一,英雄輩出、先進涌流的“哈工大現象”高位延續。面向新征程,學校黨委將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習近平總書記賀信精神為引領,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全面學習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牢牢把握黨領導哈工大發展壯大的歷史邏輯,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加速探索構建具有強大思政引領力的大思政工作體系,持續推動教師黨建和思政工作高質量內涵式發展,努力將哈工大這一人才高地、科技創新高地、愛國奮斗精神高地筑得更高更牢,以再造國之重器、再育杰出人才的扎實業績,不斷交出服務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卓越新答卷。(哈爾濱工業大學黨委)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