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董魯皖龍 通訊員 藍靜 孫歡歡 雷雯珊)12月22日,武漢工商學院舉辦高校美育創新論壇,來自中央美術學院、浙江大學、武漢大學等38所高校的專家、學者,以及來自行業協會、企業的代表們齊聚一堂,共話民辦高校美育創新路徑。
首屆全國高校美育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中央美術學院原黨委書記高洪表示,高校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2018年給中央美院8位老教授的回信精神,弘揚中華美育精神,以美育浸潤學生。具體措施有:通過美育課程、課程美育、活動美育、氛圍美育綜合發力;通過有教學機構、有課程、有質量等“八有”方式抓落實;發揮學校美育的輻射和影響作用。他認為,開展美育浸潤行動,關鍵在師資隊伍建設與課程建設,要建設一支掌握AI技術的美育教師,講好藝術鑒賞和藝術實踐體驗課程,要邀請各學科領域的專家挖掘各學科領域里美的元素,形成示范案例和指導綱要,指導其他教師開展課程美育,同時建設好美育名師工作室和學生藝術團。
浙江大學教授、博導、歐洲工程院院士、武漢工商學院科技設計學院院長應放天認為,美育要以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核心目標,建立為藝術、為生活、為生態的價值坐標。美育應致力于培養個體的思維力、實現力和藝術力這三大系統能力,并通過跨文化、跨學科、跨領域的三大培養路徑,推動美育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深入發展,構建全球美育生態系統。
武漢工商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字繪中國》文化項目主理人徐鄭冰分享了學校依托《字繪中國》文化項目開展產教融合,推動美育創新的實踐成果。自2014年開始,他帶領師生創作“字繪”作品,用漢字講述中國故事,展現城市之美。10年來,他和項目團隊成員將美育融于產學研,通過《字繪設計》等課程,持續開展字繪創作實踐,先后出版了《字繪武漢》《字繪中國》等系列作品,打造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漢字文化IP;將武漢動物園設計改造等實戰項目引入學校美育課程,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藝術創作能力;創辦字繪(中國)數字科技集團,作為學校的美育項目孵化平臺和學生美育實踐基地,形成了美育產學研一體化模式,促進學校美育工作取得創新成果。該項目入選教育部2022年“高校原創文化精品推廣行動計劃”名單,7本專著入選全國美展,榮獲德國紅點獎、德國IF獎等獎項100余項。
在全國首屆民辦高校美育創新論壇舉辦的同時,武漢工商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還在學校青菱科學藝術館舉辦了第八屆“學院空間”青年美術作品展和武漢工商學院“字繪中國”創意作品展。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