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周洪松 通訊員 張霄 蔣鈺皓)“原來早期的計算機有一間房子那么大!”“這次研學讓我們看到了不同年代的計算機,直觀感受到了科技進步的魅力。”日前,河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軟件與計算機博物館迎來了保定市第十七中學的百余名學生,他們在這里開啟了一場科技探索實踐之旅,豐富的實物與文字展示讓同學們驚嘆不已。
河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近年來以“大思政課”視域下的場館育人為抓手,建成“兩館一群”,將場館文化浸潤、知識科普、職業教育等教育功能與學校思政工作深度融合,通過數字技術賦能,探索“場館育人”新范式,推動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走深走實。
據河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教師李艷介紹,學校建設成的“軟件與計算機博物館”和“學校專業集群成果展覽館”以愛國主義教育為核心,著重介紹中國信創發展和數字技術迭代,引導學生傳承弘揚科學家精神;建設的“專業實訓基地群”以國家級虛擬仿真實訓中心為支撐,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創新精神。
按照“黨建領航、思政賦能、資源共享、多維協同”的實施路徑,該校還充分發揮學校專業優勢,將虛擬VR技術運用到紅色文化教學資源建設中,推進革命紀念館仿真線上場館資源、革命場景模擬仿真還原等紅色文化資源構建和共享;組織勞模工匠進校園進場館活動,‘星’大國工匠”“青年能手面對面”“畢業后我要成為你”等活動,同學們聆聽奮斗故事,體悟發展成就;運用AR智能交互設備,面向鄉村兒童、社區居民派送“科技大禮包”,開展3D打印機、無人機飛行體驗、機器狗互動等科普體驗活動40余次。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