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 曹寧 李建平 記者 劉盾)近日,“中山大學極地”號破冰科考船從廣州南沙出發,前往渤海冰區,開展渤海冬季冰—海系統關鍵過程及其生態環境效應重大科學考察。
據介紹,本航次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支持,中山大學牽頭組織實施,來自中國海洋大學、天津大學等12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45名科考人員共同參與。本航次計劃作業時間44天,將覆蓋冬季渤海海冰形成期、盛冰期、消退期。
據了解,渤海冬季海冰高密集度冰區的觀測數據稀缺,限制了對渤海冰下海洋環境與生化要素變化過程的認識和理解。本航次首席科學家、著名物理海洋專家、中國海洋大學教授陳顯堯介紹說:“本航次是國內首次在冬季,對渤海冰區開展海冰—海洋—生態綜合調查,將很好地彌補之前觀測數據不足的缺憾。”
據本次項目負責人,中山大學測繪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極地研究中心主任程曉介紹,科考隊將在遼東灣和渤海中央海區,設置2條縱斷面2條觀測橫斷面。程曉表示:“科考隊將重點研究渤海海冰生消過程,大氣、海洋對渤海海冰生消過程的熱力、動力影響,渤海海冰生消過程對水體環境的影響機制,構建渤海海冰生態動力學模型,揭示海冰對渤海生態系統季節變化的潛在影響。”
程曉希望本航次深耕渤海、遠眺北極,通過空天—冰—海立體觀測,在研究渤海自身科學問題的同時,探究北極快速變化對我國天氣氣候的影響。程曉還希望本航次積極在類極地環境下開展科研設備海試,服務遼東灣生態環境建設和全球氣候變化研究。
據了解,“中山大學極地”號是我國高校首艘極地破冰科考船,具備極地全海深科考能力。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