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以教育家精神引領職業院校教師隊伍高質量建設

發布時間:2025-01-07 作者:尹玉輝 徐唐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民族教育》

摘要:以教育家精神為引領強化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是當前我國職業院校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任務。新時代,建設具有教育家精神的職業院校教師隊伍可以從五個方面著力:涵養師德師風、加強教師培養培訓、優化兼職教師管理、推進教師評價改革、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關鍵詞:教育家精神;職業院校;教師隊伍

? 本文系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2024年度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項目“產教融合背景下雙師型教師專業發展研究”(批準號:GYJ2024028)的成果。

職業教育是教育強國建設的重要力量。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加快構建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的職業教育體系”“著力培養造就卓越工程師、大國工匠、高技能人才”。教育大計,教師為本。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以教育家精神為引領強化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大力弘揚踐行教育家精神,拓展教師隊伍培養培訓新思路,推進教師資源配置優化和管理制度改革,營造尊師重教、尊師重道社會風尚,以教師之強支撐教育之強。2024年8月,國務院印發《關于弘揚教育家精神加強新時代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提出,到2035年,教育家精神成為廣大教師的自覺追求。以教育家精神引領高素質職業院校教師隊伍建設,推動職業教育服務人的全面發展、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成為職業院校教師隊伍建設的新任務與新要求。

踐行教育家精神是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的根本要求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承擔著啟迪學生智慧、塑造學生人格、守護學生心靈的重任。在中華文化傳統中,“尋道求真、立德善教”的師者信念、師德風范源遠流長,“有教無類”“學而知之”“學以致用”“因材施教”“溫故而知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等思想是古代教育家精神的重要內容與表征。[1]“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師范端嚴,學明德尊”“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師”等師德思想的提出,不僅為新時代教育家精神的形成提供了豐厚的思想積淀,也為其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態度、仁愛之心、弘道追求的時代內涵奠定了歷史的文化底蘊。[2]

新中國成立后,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教師隊伍建設工作。從1998年設立 “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范”等榮譽獎勵稱號,到2013年,教育部印發關于中小學師德建設長效機制辦法《關于建立健全中小學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意見》,再到2018年,教育部等五部門印發《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劃(2018—2022年)》,以及新中國成立以來黨中央出臺的第一個專門面向教師隊伍建設的里程碑式政策文件《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以上系列文件從榮譽獎勵、師德師風建設深化到新時代政策引領等逐步發展和完善,成為教育家精神內核發展的時代引領。2023年,習近平總書記將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傳承”與“創新”雙向統一,凝聚升華,提出新時代教育家精神,融合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態度、仁愛之心、弘道追求六個方面,為職業院校教師隊伍建設指明方向,提出要求。

教育家精神引領職業院校教師隊伍建設的價值導向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建成的教育強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教育強國,應當具有強大的思政引領力、人才競爭力、科技支撐力、民生保障力、社會協同力、國際影響力。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釋教育強國的科學內涵,為職業教育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對職業院校教師隊伍建設提出了新要求。

以德為先、德技并修,確保職業教育思政引領力和人才競爭力。思想政治工作是各項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教師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教書育人的全過程,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根本目標。當前,職業教育成為我國重要的教育類型,中高職學校每年培養1000萬左右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為社會提供了強大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教師不僅要致力于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質,真正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職業教育規律和技術技能人才成長規律,踐行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做到工學結合、知行合一、德技并修。在教育教學和技術技能培養過程中落實課程思政要求,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感召學生,厚植愛國盡忠的高尚情懷;激勵學生,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等,確保職業教育培養符合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根本要求的高素質復合型創新型人才。

加強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學能力建設,提高職業教育科技支撐力和民生保障力。培養既具備理論知識又具備實踐技能的人才是我國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類型特征,是職業教育教師隊伍改革的政策導向。職業教育通過培養更多理論素養高、實踐能力強的“高精尖缺”技能人才,提高職教人才競爭力,助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這要求教師能夠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瞄準科技前沿和國際一流,將最新科學技術與學科建設相結合,研制教材、創新課程,完善教法等,探索高素質復合型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新路徑。職業教育通過融入區域創新體系建設,為區域企業提供直接的技術指導、服務、咨詢等,解決企業技術難題發揮科技支撐作用。這對職業院校教師自身專業能力提出新挑戰,教師要發揮智力資源優勢,緊跟產業發展趨勢和行業人才需求,積極融入政產學研協同創新體系,以地方和企業需求為牽引精準布局科研力量,以場景驅動重大科技攻關和創新突破,提升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效能,推動實現學校與區域的高效對接、供給與需求的精準匹配,讓更多科技成果盡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助力地方和企業高質量發展。[3]

隨著招生政策的調整和教育改革的深入,高職生源日益多元化,高招錄取、提前自主招生、中高本銜接、中高職銜接、對口單招等多種形式,還有面向退役軍人、農民工和下崗職工等的擴招。這種生源多元化,使得學生學業基礎差異大、學業目標多樣,給教師教育教學帶來挑戰。未來職業教育要更多地發揮在促進社會多元化和包容性中的作用,增加殘障人士、移民、少數民族、失業人員等群體接受職業教育的機會。教師要因材施教,依據學生學習特征改進教學教法,探索建設適合職教學生的教學體系,精準施教,提高教學質量。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職業院校教師應具備教學創新意識,能夠積極探索和實踐新的教學模式與方法,推動職業教育的創新和發展。在實踐教學方面加強數字化教學資源開發與整合的能力,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和實踐性,通過設計互動性強、實踐性強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

發揮產教融合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增強育人的社會協同力。產教融合是體現職業教育類型特征,實現教育鏈、產業鏈、供應鏈、人才鏈與價值鏈有機銜接的重要舉措。政校行企多元積極參與是產教深度融合的關鍵。我國當前政校行企多元參與的產教融合以科研型高校為主,職業教育產教融合一直存在低層次、淺表化問題。部分原因在于,職業院校教師協同育人能力不足、服務企業研發能力不足,難以滿足企業需求。在產教融合背景下,教師要匯聚政校行企四方力量,形成協同育人合力,實現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協同發展。為此,一方面,教師要成為教育鏈和人才鏈銜接的“橋梁”,要將企業人才需求轉化為教學內容,將新技術、新工藝引入課堂,從而培養出符合企業要求的技術技能人才。另一方面,教師要發揮教育鏈、產業鏈、創新鏈的“紐帶”,要參與企業的技術研發、項目合作等活動,將學校的科研成果轉化為企業的生產力,推動產業升級和創新發展。

加強教師國際化能力建設,推動職業教育走出去從而提升國際影響力。推動職業教育走出去是職業教育國際化服務國家發展戰略大局所需。這些年,我國職業教育正成為一扇中外合作的窗口,為全球技能人才培養作出貢獻。教師隊伍國際化是職業教育國際化的前提。教師國際化就是教師有目的、有意識地開展各種活動,將國際化的、跨文化的、全球性的維度融入自身的教學、科研和服務過程中,以提升教學和研究質量。[4]這要求教師具有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堅持“教隨產出、產教同行”,適應國際化教學需要;具有學習借鑒國外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培養服務中國企業海外發展的本土化技術技能人才,以及具有國際視野和競爭力的高素質職業人才的能力。當前,我國職業院校教師普遍國際化水平不高,具備較好專業能力又有外語溝通能力的師資稀缺,尤其是外語+“雙師型”能力的教師資源更為稀缺,難以支撐職業院校境外辦學、職業教育辦學模式與辦學標準國際化等要求。加強教師國際化能力和水平,整體提升職業學校國際化程度,是職業教育國際化的當務之急。

以教育家精神引領職業院校教師隊伍高質量建設路徑

以教育家精神為引領,以支撐職業教育強國建設為價值導向,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職業院校教師隊伍,要從涵養師德師風、加強教師培養培訓、優化兼職教師管理、推進教師評價改革、營造良好社會氛圍等方面著力。

涵養師德師風。師德師風建設是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要將師德師風建設擺在首位。首先,將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師培養培訓。結合教育家精神的核心內涵,開發專門的課程教材,形成系統的課程體系。將教育家精神課程或專題納入教師教育課程體系,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和職業道德水平。其次,出臺相關師德師風配套政策,明確師德師風的具體要求,引導教師在具體教育教學實踐中,踐行教育家精神。將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職稱評審、職務晉升的重要依據。[5]

加強教師培養培訓。高質量培養培訓是提高職業院校教師隊伍素質的關鍵。首先,加強職業技術師范教育建設,創新政校行企多主體協同參與職教教師培養模式,做好教師人才供給改革。其次,要持續實施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以 “職教國培”示范培訓項目和職業院校名師、名匠、名校長培育計劃為引領,推進全國職業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再次,建立健全職業教育教師企業實踐制度體系,保障教師 “真入企、入真企”,學習新技術、新工藝。最后,設立專項基金,支持教師參加國內外學術交流,搭建教師與行業、社團的國內外交流平臺,加大我國職教出海的力度,站在更寬視野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優化兼職教師管理。兼職教師隊伍是職業教育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兼職教師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和條件,是“雙師型”教師隊伍高質量建設的重要方面。一是提高校企人才雙向互動的流動性。持續開展兼職教師特聘崗位計劃,吸引更多能工巧匠、勞動模范、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和省市級傳承人等優秀人才從事職業教育。二是明確兼職教師工作職責。對承擔的基本教育教學任務和標準課程教材開發,以及參與教師隊伍建設和教育教學制度建設等作出具體要求。三是將兼職教師納入教師培訓體系,鼓勵行業組織、企業共同參與兼職教師培養培訓,全面提升兼職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四是加強兼職教師考核評價和結果運用。制定兼職教師管理和評價辦法,加強日常管理和考核評價,將考核結果作為工作報酬發放和繼續聘請的重要依據,激勵兼職教師潛心教學、履職盡責。

推進教師評價改革。以評價促改革,引導教師隊伍建設。首先,持續推進教師評價改革。建立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多元評價體系。注重教師的教學效果、科研質量和社會服務等方面的貢獻。創新評價方法,采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深入挖掘、分析和評價教師的績效和貢獻。其次,優化教師職稱評審制度。充分體現職業院校教師職業特點,注重實踐教學和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實績,將人才培養方案開發成果等納入評價。最后,建立完善的激勵機制,鼓勵支持教師和校長創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形成教學特色和辦學風格。加強對教師的績效考核,對表現優秀的教師給予物質和精神獎勵,激發其工作積極性和創造力。

營造良好社會氛圍。營造全社會尊師重教的良好社會氛圍,提高教師的職業認同感。一是加強校園文化建設。通過校園文化活動、宣傳欄、校報等形式,廣泛宣傳尊師重教的理念和優秀教師的先進事跡,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二是建立教師表彰和獎勵制度。對在教學、科研、育人等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教師給予榮譽和物質獎勵,激勵教師熱心從教、安心從教。三是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職業教育宣傳活動。如職教活動周、職業技能大賽等,展示職教學生的成功案例,轉變社會觀念,提高職業教育認可度,增強職業院校教師的職業成就感。四是加大主流媒體宣傳力度。通過媒體、網絡等渠道廣泛宣傳職業院校教師的優秀事跡和成果,提高社會對職業教育教師的認可度和尊重度。

參考文獻:

[1]劉海燕.教育家精神的時代意蘊與踐行理路[J].教育研究,2023(12).

[2]馬爽,吳云志.新時代教育家精神的基本內涵、生成機理與時代要求[J/OL].當代教育論壇,[2024-10-26].https://doi.org/10.13694/

j.cnki.ddjylt.20241015.001.

[3]王云鵬.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科技支撐力[N].光明日報,2024-10-22.

[4]李慧.教師國際化:悉尼大學國際化發展之基石[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22(4).

[5]易森林,胡娟.高職院校德育的困境及對策[J].蘇州市職業大學學報,2020(3).

(作者尹玉輝系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職業教育與繼續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員,徐唐系天津濱海職業學院助教)

責任編輯:吳紹芬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热| 精品一久久香蕉国产线看播放|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东京热|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香蕉| 亚洲欧洲日本精品| 精品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蜜臀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午夜.| 午夜精品乱人伦小说区|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毛片a在线| 9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白浆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播放| 久久国产免费观看精品3| 最新国产精品拍自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下载|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精品免费|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金莲| 国产成人精品AA毛片| 精品中文字幕一区在线| 国产91精品一区二区麻豆网站 |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麻豆|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三上| 人妻互换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资源在线|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搜索 |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18|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一专区| 欧洲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app|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一级精品高清一级毛片| 精品一区二区高清在线观看| 99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 2021国产精品自拍| 99精品免费观看| 久久丫精品国产亚洲av|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无码视频新浪|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av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