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方夢宇)“以前,我們小區周邊有很多培訓機構,一到放假,經常可以看到散發招生小廣告的人。自從‘雙減政策’落實以來,這些違規培訓機構都停業關閉了。”日前,家住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的張立先生告訴記者。
這個變化得益于合肥市廬陽區近年來扎實推進校外培訓機構規范治理工作。據悉,近年來,該區充分發揮“互聯網+”平臺監管作用,將已審批的7所學科培訓機構及57家非學科培訓機構全部納入監管平臺,采用銀行托管模式,預收費繳入托管專用賬戶,監管資金917萬元。平臺選課、消課,一目了然,杜絕已審批機構以非學科培訓之名行學科培訓之實。
除此之外,廬陽區還依托“智慧廬陽網絡+管理平臺”,通過“鄉鎮吹哨,部門報到”進行一鍵式上報,教育、市監、城管、公安等部門均做到一日響應,實施聯合執法,并對處理情況實施多維度考核評價。截至目前,廬陽區已經通過網絡監管平臺下派校外培訓機構治理任務112次,辦結并關停以“作業托管”“駐家教師”等名義開展隱形變異學科類培訓機構及存在消防安全隱患機構55家。
據悉,目前合肥市廬陽區已建立覆蓋全區校外培訓機構治理的五級管理網絡:即行業部門主管、鄉鎮街道屬地管、社區網格員常態管、責任督學掛牌巡查管、中小學中層干部協管等,形成治理攻堅力量,以全面排查掌握校外培訓機構收費項目與標準、收費公示制度執行情況,核對平臺內上架課程價格與線下收費公示價格等,對資質、人員、場地、材料詳細核查。針對發現的問題及時建立工作臺賬,廬陽區要求各機構立整立改,并嚴格校外培訓機構預收費資金監管,聚焦預收費資金監管專用賬戶、培訓收費專用賬戶的開立和使用。
“下一步,我們將積極聯系公安、市監、消防、稅務等相關行政執法部門,建立校外培訓教育綜合執法聯動機制。加快一處違法協同辦案、一人違規集體處罰閉環管理的工作格局,提升教育執法力度。”廬陽區教體局表示,未來廬陽區將充分發揮“雙減”工作專門協調機制作用,以查處隱形變異學科類培訓為重點,不斷提升校外培訓治理水平,切實營造讓屬地人民群眾放心、安心、舒心的校外培訓消費環境。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