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董魯皖龍)1月7日,“2024年度成語”發布活動在“中國成語典故之都”邯鄲舉行。綠水青山、游山玩水、移風易俗、遠親不如近鄰、蕓蕓眾生、感同身受、長風破浪、開源節流、童心未泯、全力以赴10個成語入選“2024年度成語”。發布活動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播音指導敬一丹主持。
河北省邯鄲市委書記李晉宇在致辭中表示,邯鄲是一座擁有八千年文明史、三千年建城史的古都,從這里誕生的1584條成語典故,是邯鄲獨樹一幟的地域文化符號,成語成為邯鄲鮮明的文旅IP。此次聯合中國搜索舉辦“2024年度成語”發布活動,以“年度成語”記錄和見證時代變遷,是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生動實踐。
中國搜索黨委書記、董事長、總裁李勁松表示,“2024年度成語”的產生,經過數據收集與分析、專家討論與評審兩個階段。中國搜索聯合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等權威機構,從中央和地方新聞網站、行業媒體、社交媒體、短視頻平臺等收集2024年廣泛傳播、頻繁使用的成語。隨后,邀請知名專家學者組建推選委員會,由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原司長、中國語文現代化學會會長姚喜雙擔任主任委員,中國文字博物館館長黃德寬等10位專家學者擔任委員。推選專委會在對排名靠前的成語深入評估文化內涵、社會意義后,最終確定10個成語入選“2024年度成語”。
“綠水青山”譜新篇,“游山玩水”樂無限。2024年《生態保護補償條例》正式實施,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確立了生態保護補償基本制度規則,以充分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作用?!耙骑L易俗”樹新風,“遠親不如近鄰”筑和諧。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要持續推進農村移風易俗,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遠親不如近鄰”則呈現出中華民族親仁善鄰、和諧共處的邦交之道。“蕓蕓眾生”映時代,“感同身受”憶往昔。2024年,蕓蕓眾生成為影視作品中的重要主題,書寫平凡人生中的不凡力量。2024年國家公祭日設立十周年之際,當年救助過中國難民的國際友人后代創作歌曲《感同身受》,傳遞著對歷史的銘記以及對和平的祈愿。“長風破浪”啟新程,“開源節流”謀發展。2024年,中國經濟一路披荊斬棘,持續展現韌性與潛力。同時,從中央到地方堅持開源節流,詮釋著對民生的堅守?!巴奈淬毕砩睿叭σ愿啊敝饓粝?。2024年,童心未泯成為一股溫暖的社會風潮。與此同時,過去一年的諸多時刻,中國人全力以赴的精神不僅閃耀在奧運健兒的奮勇爭先里,更詮釋了新中國成立75周年的偉大歷史性成就。
活動現場,清華大學教授、全國教育書畫協會副會長言恭達為“2024年度成語”發布題寫的書法作品,將永久收藏在邯鄲成語博物館。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