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你們知道唐山名字的由來嗎?”近日,在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區唐城壹零壹實驗小學(以下簡稱“壹零壹小學”)的課堂上,劉靜婧老師以提問方式開啟新學期開學思政第一課。
新學期伊始,唐山市將思政“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有機融合,以“知家鄉 愛家鄉”為主題,組織全市大中小學同步開展開學思政第一課活動。活動通過課堂講解、互動體驗等方式,共同“講好唐山故事”,有效提升思政教育的引領力、鮮活度、趣味性。
“快看,那是什么?”“我是燕山山脈,唐山北面緊挨著我,讓我繼續帶著你們感受唐山獨有的地形地貌……”壹零壹小學的4位學生一起乘坐著“魔毯”,“身臨其境”感受家鄉的地貌特征,介紹唐山物產資源……“這種上課形式太新穎了,讓我記住了好多唐山的地理和歷史知識。今天,我才發現家鄉有很多值得驕傲的地方。今后,我要努力學習,為建設美麗唐山貢獻力量。”課后,壹零壹小學學生徐晟恩說。
“知家鄉 愛家鄉”開學思政第一課,不僅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也提升了老師們的教學能力與創新意識。“對我來說,參與這次活動也是一次全面學習和了解唐山的機會。”龍華中學教師苗雅蘭告訴記者,“在制作教案過程中,走過、看過的地方越多,家鄉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就越發立體、高大。今后,我要用心用情講好唐山故事。”
思政課教師要不斷儲備新知識、學習新技能,才能為學生提供“源頭活水”。唐山工業職業技術大學思政課教師王姍姍借鑒央視《如果國寶會說話》的創意,在授課過程中融合AI技術,讓歷史文物“開口說話”,以第一視角敘述文物與唐山的淵源。
樂亭縣第三實驗小學聯合李大釗紀念館,學校和基地聯手、教師和講解員結對,向學生生動闡述“鐵肩擔道義”的大釗精神,共同尋跡先驅之光;遵化市小廠鄉松棚營中學在西鋪村村史館開設“行走的思政課”,讓“窮棒子”精神在新時代綻放思政光芒;唐山市路南區萬達小學帶領孩子們走進唐山港、河鋼集團唐鋼公司、高新區機器人產業園區,感受家鄉的飛速發展……
一段時間里,形式多樣的思政第一課活動接連上線,將唐山這座英雄城市的“七個第一”“五種精神”和新時代發展成就娓娓道來。全市130余萬大中小學生,從地理、文化、歷史、科技等不同角度,生動詳細了解唐山風貌,感受家鄉魅力。
“唐山是中國近代工業的搖籃,一座英雄城市,同時也具有無限的蓬勃生機和發展潛力。作為唐山的孩子,我愿意一直留在這座城市,與她共同成長。”唐山師范學院2024級學生王曼溪說。
近年來,唐山市委教育工委持續組織專家教師開展集體備課磨課研課,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特點,編寫課程教案、錄制教學視頻,講述最真實、最動人的家鄉故事。
“‘知家鄉愛家鄉’主題思政課是推進全市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打造‘大思政課’品牌的具體舉措之一。我們旨在引導、激勵廣大青少年不斷勤奮學習、磨礪意志、錘煉品格,努力成長成才,報效家鄉、報效祖國!”中共唐山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史林友說。(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 記者 周洪松 通訊員 王新雷)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