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任朝霞)定期組織志愿者前往“陽光之家”為智障人士獻愛心;發揮機械制造、工業設計等專業特長,為殘疾人和老人研發輔助器具、康復器械;開展科普類實驗課程、益智類繪畫課程,與殘疾人合作開發文創產品,幫助殘障人士更好地融入集體與社會……在東華大學,有一支志愿者服務隊堅持30年“智力助殘”,足跡遍布上海市各社區街道、殘疾人家庭等,服務惠及10.7萬余人。日前,這支服務隊榮獲第二屆“上海慈善獎”——“慈善楷模”稱號。
智力助殘志愿者服務隊成立于1995年,由東華大學機制94級60余名學生正式發起,是上海市最早成立的高校助殘志愿服務隊伍之一。30年來,該服務隊深耕志愿服務實踐陣地,攜手上海市第四福利院建設科技助殘實踐平臺,與6個陽光之家、300余個殘疾人家庭、3個敬老院建立定點幫扶基地,累計發起志愿服務項目5個,成立各類服務分隊7支,建立常態化志愿服務基地12個。
“聽著他們飽含熱情的歌聲,我心里一陣暖流涌動,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帶給他們更多的溫暖和希望。”隊員馬欣始終難忘她第一次走進“陽光之家”與殘障人士一起唱歌的場景。
為推動智力助殘活動惠及更多社會殘障人士,服務隊致力打造黨建引領、基金會協同育人、校院企聯動的新型公益志愿服務體系和發展模式。在上海東華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的推動下,機械工程學院聯合校友企業用友汽車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助力志愿服務發展。
30年來,一批又一批志愿者愛心接力,發揮專業特長溫暖和幫助了無數特殊群體,隊員們也在志愿服務中受教育、長才干。蘇金鵬曾擔任服務隊隊長,博士畢業后,他放棄高薪工作選擇到云南基層扎根。陳蓉畢業后,主動申請到西藏日喀則定日縣工作,在雪域高原繼續踐行志愿者的責任擔當……
立足“助殘”與“育人”雙目標,服務隊推動志愿服務與黨建、科研深度融合,培養入黨積極分子3000多名、黨員700余人。
志愿者與殘障老人一起編織二十四節氣團扇 學校供圖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