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重慶3月3日電(記者 楊國良 通訊員 王兵)晨光熹微,冷鏈車準時停靠在重慶市萬盛職教中心后門。送餐員老周手持PDA終端,對著鮮肉包裝上的溯源碼“嘀”聲掃碼,AI系統即刻將檢測報告同步至家長手機端?!?span trscheck="" corword="<無建議>" index="0" level="2" style="font-family: 宋體, SimSun; font-size: 16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2em;">溱州中學”微信公眾號上,家長李女士指尖輕劃便調出實時監控:AI系統正對后廚進行每秒30幀的掃描,未戴廚師帽、生熟混放等12類違規行為無所遁形。和平小學周三開放日,糖醋香氣裹著歡聲笑語端出廚房,劉奶奶看到孫子自主搭配的萵筍炒肉十分欣慰:“在家追著喂都不吃,現在倒成了‘營養小專家’。”
這一幕幕場景,正是萬盛經開區推行校園餐“三同三公開”改革的生動注腳?!叭奔础皫熒汀薄安似吠瑑r”“食材同質”;“三公開”即“公開采購”“公開帶量食譜”“公開加工過程”。
在萬盛經開區教育局辦公樓的電子大屏上,237次智能預警形成了閉環處置的藍色光帶,與8.3%的采購成本下降曲線交相輝映?!艾F在不是我們在催供應商,而是他們在比拼食材品質?!比f盛經開區教育局食安專班負責人石發均指著實時刷新的配送地圖感慨道。近年來,萬盛經開區構建“政府+學校+社會”協同治理體系,由教育、市場監管、衛健等部門組建食安專班,依托國企智慧采購平臺,全區33所學校實現了米面糧油等12類食材100%源頭追溯,動態評價體系促使供應商主動提升鮮度標準。
改革成效化作可感可知的民生溫度。重慶市第四十九中學的電子屏滾動著最新數據:家長滿意度98.6%、體質健康優良率提升5.2%、“透明廚房”覆蓋率100%……更令人欣喜的是,每月食堂開放日催生的137項改進建議中,既有“增加粗糧比例”的科學配餐方案,也有“設計防燙取餐口”的人性化細節,這些都讓食品安全從底線守護升華為育人實踐。
“從冷鏈物流的智能溫控到AI巡檢的毫米級精度,從帶量食譜的克重計算到家長指尖的云端監督,我們正在書寫校園食品安全的新范式?!闭缛f盛經開區教育局局長陳永祿所言,這場始于舌尖安全的改革,已然架起家校共育的連心橋,讓教育民生的底色愈發溫暖透亮。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