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課鈴聲響起,廣西梧州市第十七中學的校園瞬間沸騰。該校創新實施“15分鐘微運動+30分鐘大課間”體能煥活計劃,從七年級的趣味游戲到九年級的體能專項再到高中的自主特訓,從零散活動到科學規劃,讓校園的每一寸空間都躍動著青春活力。
從2025年春季學期起,梧州市義務教育學校課間時長從10分鐘延長到15分鐘、每天開設1節體育與健康課、每天安排不少于30分鐘的大課間活動……這是梧州市實現“以體強心”的重要舉措。該市全力推進體教融合,常態化開展梧州市中小學生運動會、體育節等活動,每年參與人數超30萬人次,通過優化調整“課間15分鐘”,讓學生動起來。
“讓每一個孩子健康快樂成長是我們的初衷,也是我們努力的方向。”梧州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覃映霞說。梧州市近年來著力開展“五心”活動,即“以德育心”“以智慧心”“以體強心”“以美潤心”“以勞健心”,創造更多機會、搭建更好平臺,讓學生的學習生活更加多彩多姿。
在“以德育心”方面,梧州市打造“行走的思政課”和“‘一心引領’協同‘課堂深耕、文化潤心、資助暖心、語言搭橋、均衡發展’”“1+5”品牌模式,推出10條特色“紅色研學”精品線路,為學校開展思政教學搭建平臺。在“以智慧心”方面,梧州市實施關鍵素養提升行動,全面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科學素養、數學素養和創新能力。
在“以美潤心”方面,梧州市成立中小學藝術人才培養中心,初步形成了“小—初—高—大學”貫通式藝術培養鏈條,扎實推進校園美育浸潤行動,陶冶學生情操,每年舉辦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墨舞青春·彩繪華章”青少年書畫作品展等校園美育活動,形成“班班有活動、校校有展演、人人都參加”的良好局面。
走進梧州市錢鑒小學勞動種植基地,只見一派綠意盎然景象。該校創造性地把校園的空地、綠化用地、教學樓天臺、走廊等空間改造成勞動實踐基地,每個班級都有一塊屬于自己的勞動“責任田”,在此開展豐富多彩的勞動實踐活動。
梧州市從2022年秋季學期起,將勞動教育課程列入義務教育階段課程體系,形成“一校一品一特色”勞動教育格局,提高學生的勞動素養,實現“以勞健心”。(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歐金昌 通訊員 滕瑜)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