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 張明 記者 陳朝和)“課間活動時間,看著孩子們在彩色的數字跳格上歡快跳躍,一張張洋溢著燦爛笑容的臉龐,讓我感到作為一名體育教師的快樂和意義。”四川省巴中市恩陽區文治實驗學校體育教師楊黎說。近日,文治實驗學校校園地面增設了游戲格子,每逢課間或體育活動時間,校園地面成為課間的“新寵”,學生有序排隊參與游戲,有的學生在數字跳格中精準跳躍,展現矯健身姿;有的學生在腳印步道上小心翼翼前行,鍛煉身體協調性……體育空間拓展,為校園環境增添了新活力。
大課間里抖空竹活動受到孩子們的歡迎。巴中市恩陽區供圖
與此同時,巴中市恩陽區柳林小學在“中小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時間不低于2小時”號召下,將抖空竹活動融入大課間活動,極大豐富了同學們的課余生活。“抖空竹是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學校為讓學生能更好地了解和傳承傳統文化,增強民族自豪感,開設了抖空竹課程,不僅讓學生鍛煉了身體、掌握了傳統技藝,更培養了學生堅韌的毅力和團隊協作精神,現已成為校園文化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學校校長廖開洪介紹。
“剛開始抖空竹時,繩子總是纏在一起,空竹也轉不起來。不到一周,我能讓它穩穩轉起來,甚至學會了‘拋高’‘轉體’等技巧,我特別開心!”柳林小學四年級二班學生蔣意君說。
學生們在彩色數字跳格上歡快跳躍,躍躍欲試。巴中市恩陽區供圖
“騎獨輪車、滾鐵環、舞龍……學校和學生都‘動起來’了!”巴中市恩陽區教科體局負責人表示,各學校結合地域特色和學生興趣,開發了特色體育課程,豐富了課程內容,激發學生參與熱情。
據了解,為有效保障學生每天綜合體育運動不低于2小時,恩陽區確保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每天一節體育課,幫助學生掌握1至2項運動技能,積極構建具有本校特色的體育課程體系,開設足球、籃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徑等豐富多彩的體育項目課程,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同時,恩陽區構建“學校—學區—區局”三級競賽機制,建立體育興趣社團+校隊日常訓練機制,每月組織開展1至2項單項賽事,每年至少舉辦一次綜合運動會,確保每個學生至少參加1個體育項目。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