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 王浚錄 記者 陳朝和)“真的非常神奇!在創作的過程中,我的心不知不覺就靜下來了,煩惱也悄悄溜走了。”四川工商學院學生徐洋初次嘗試掐絲唐卡制作,全神貫注地為杜鵑花掐絲圖案填充彩砂,用鮮艷的顏色來展示自己活潑的個性,“意外”發現了情緒調節的新方式。
近日,首屆四川省大學生心理健康嘉年華暨全省學生心理健康宣傳教育月活動在西南交通大學舉行,這是發生在嘉年華活動上的一幕。此次嘉年華活動是四川省心理健康宣傳教育月的生動實踐,活動以“心向陽光,青春綻放”為主題,包括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典型案例展示、心理健康互動體驗活動、專家心理咨詢與工作坊現場展示、心理健康創意展覽、心理情景劇展演5大板塊,共有省內95所高校參與,覆蓋本科、高職高專等各類院校。
活動現場,參展高校設置展位,展示特色心理健康活動項目與創新經驗。各高校師生紛紛“打卡”情緒宣泄、藝術療愈等心理游戲集市,積極參與心理測評和科普問答,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認識自我、釋放壓力、凝聚力量。
不少高校結合辦學特色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西南交通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學生設計了實驗:用三棱鏡分解陽光形成光譜,參與者用筆描摹這抹七彩光帶。學院輔導員夏榮林介紹:“我們引導同學們用鉛筆描摹光斑輪廓,并結合當日情緒進行賦色創作,一些緊繃的情緒隨著筆尖的移動漸漸舒緩,光學原理的理性之美與藝術創作的感性表達相互交融。”
培養出眾多奧運冠軍的四川體育職業學院推出主題為“壓力與成長同行”的飛鏢挑戰賽,巧妙融合競技壓力與心理調適。“體育競爭存在壓力,我們通過兩人組隊趣味競技,讓大家在適度競爭壓力中激發潛能,把壓力變為動力。”該校教師陳高伊說。
活動現場還有心理育人理論與方法的宣傳。在四川警察學院展位上,學校心理健康中心和心理健康協會精心設計的心理創傷治愈手冊引人注目。“無助常常是和創傷聯系在一起的,志愿活動是一個對抗無助感的好方法。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你提醒了自己有多強大,重新確認了自我價值。”該校心理健康中心教師李楊一邊翻開手冊,一邊向各校學生普及心理創傷自我修復的實用方法。
同時,各高校現場通過展板、交流等形式分享實踐創新經驗。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將“親農、事農、興農”的理念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堅持農業特色的自然療愈探究,在寵物療愈、園藝療愈、花藝療愈等領域持續探索,形成了積極向上的陽光心理校園文化。
近年來,四川深入貫徹落實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全力推進省市縣學生三級心理健康中心建設,打造四川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心鏈網絡”,形成教育主管部門、高校、專家咨詢委員會橫向聯動,省、市、縣相關部門縱向推動的“三橫三縱”協同工作格局,促進大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銜接融合,將專家服務體系延伸至學校、社區和家庭,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