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任朝霞)5月15日17時許,中國首艘海洋級智能科考船“同濟”號完成船舶試航,停靠在中國船舶集團黃埔文沖船舶有限公司龍穴廠區碼頭。本次試航歷時8天,共約150人以及三條陪測船參與,完成了總體性能、居住環境振動噪聲、水下輻射噪聲、智能航行及遠程遙控系統等100余個試驗項目,試驗結果全部達標。船舶操縱性能、最大航速、居住環境等多項性能均優于設計指標。
“同濟”號作為一艘2000噸級海洋科考教學保障船,可適用于無限航區(冰區除外),具有全天候作業能力,船長約82米,船寬15米,排水量約2800噸,最大航速16節,全回轉吊艙推進,續航力8000海里,載員45人。取得了中國船級社(CCS)智能船舶規范i-ship(R1,No,E,I)四個智能符號,分別是岸基遠程遙控、開闊水域自主航行、智能能效管理和智能集成平臺。
在船舶動力方面,“同濟”號采用了先進的直流母排+磷酸鐵鋰電池組的混合動力系統,鋰電池組起到削峰填谷及能量回收功能,相較同類科考船的能耗降低約8%。該船的智能能效系統、航線智能規劃功能可提高航行效率,降低油耗節約運行成本約3%至5%。
在科考能力方面,“同濟”號表現突出,可搭載作業型ROV(水下遙控機器人)、多臺集裝箱式船載實驗室,具備移動觀測節點和固定觀測節點綜合自組網功能,可滿足海洋地質與地球物理、物理海洋、海洋化學等綜合科學考察任務,開展海底地形與地貌、底質與構造、海洋環境與生態的綜合調查以及海洋調查裝備試驗等工作,亦可承擔故障檢測、維修、風電工程勘察等海上工程任務,為海洋科學研究和涉海專業人才培養提供裝備保障。
接下來,“同濟”號的第一次科考航次預計在2025年8月開展,為期近一個月,將赴我國南海開展多學科綜合考察。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