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劉淼)近日,青島市德縣路小學的學生以“多語話端午”為主題,在百年地標棧橋上用中英文講述端午故事,將傳統文化融入國際交流。這是青島市市南區多語大思政暨“棧橋英語角”優學市南公益實踐活動之一。
活動現場。資料圖片
棧橋英語角誕生于上世紀80年代,是青島最早的自發性英語交流平臺。為發揮大中小全學段、校家社協同育人的力量,市南區教體局重啟“棧橋英語角”這一帶有青島鮮明特色和跨越四十年溫暖情感的對外交流平臺,每周末在棧橋開展沉浸式外語實踐、互動式文化體驗、公益志愿服務等活動,旨在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采取學校輪值制,打造既有本土特色又有國際視野的市南教育新樣態。
活動現場的端午文創制作區,少先隊員與外國友人、市民游客攜手創作,將端午元素融入傳統工藝。“香囊上的紋樣是祖輩傳下的吉祥符號。”隊員們邊示范編織技藝,邊講述非遺背后的文化密碼,一針一線傳遞著對傳統文化的珍視,讓非遺在創新實踐中“活”起來、“潮”起來。
活動現場。資料圖片
活動后,“雷小鋒”志愿服務隊迅速行動!隊員們向游客發放精心設計的宣傳單頁,熱情介紹青島老街里的老字號故事——從傳承百年的糕點鋪到獨具匠心的手工藝品店,從韻味十足的特色美食到充滿煙火氣的市井文化;同時,隊員們也細致講解青島里院文化,分享里院獨特建筑風格和鄰里交融的生活氣息 。“這些老字號和里院,都是青島的文化寶藏!”他們用行動詮釋著新時代少先隊員的責任與擔當,讓愛國情懷融入點滴實踐。
活動現場。資料圖片
下一步,市南區將依托市南“雷小鋒”志愿服務品牌,全面開展多語思政“棧橋英語角”活動,聯合更多學校和國際群體,打造“線上+線下”的常態化平臺,讓“多語講好中國故事”成為區域教育的特色,在雙語實踐中拓寬視野,在傳播家鄉文化中厚植底蘊,在志愿服務中學會擔當。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