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任朝霞)6月7日,以“數智傳承·文化共榮”為主題的第三屆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傳播與創新發展論壇在上海舉行,匯聚了來自國內外的非遺研究者、非遺傳承人和非遺實踐者,一起圍繞“非遺智能傳播”“非遺數字再現”“非遺美學設計”等核心議題展開跨學科、跨媒介、跨文化、跨行業的學研創交流,展現非遺數字技術與非遺交融的創新實踐。
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非遺正邁入“數智融合”的新階段。東華大學黨委書記劉承功在開幕式致辭時呼吁學界與業界共同圍繞數字技術賦能非遺的發展凝聚智慧與共識,助力實現數字技術與非遺的雙向奔赴,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貢獻學術智慧。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院副院長、文化創新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薛可教授表示,希望通過跨界對話,探索數智非遺的創新路徑,讓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深度融合,推動中華文化的全球傳播。
論壇主旨演講環節邀請了來自傳播學、設計學、歷史學、人工智能領域和非遺產業實踐的6位專家學者圍繞“非遺數字化再生產與未來形態”主題展開跨界對話。“數智賦能·傳承共榮”非遺傳承人論壇邀請了6位來自不同非遺領域,且具有代際特點的傳承人共議數字時代非遺保護傳承新趨勢。
論壇還設有“非遺智能傳播與活態傳承”“非遺數字再現與文化留存”“非遺美學設計與跨界創新”三個平行主題分論壇。《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傳播經典案例研究報告》在論壇上發布。
值得一提的是,論壇以學研創為底蘊,在學術互動的基礎上,以“數智霓裳·非遺華彩”虛實秀的形式,把非遺的數字化成果與學術研討聯結。
本屆論壇由上海交通大學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院文化創新發展研究中心聯合東華大學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西北工業大學計算與藝術交叉研究中心共同主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