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黃星)日前,福建省教育廳發布推進“人工智能+教育”十條措施,推動人工智能與教育的深度融合,加快構建福建特色的“人工智能+教育”新生態。
福建明確,普及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鼓勵將人工智能教育納入校本課程,提升人工智能教育在課后服務中的占比。加強高校人工智能教育,面向全體學生開設人工智能通識課程,面向人工智能相關專業學生開好人工智能核心課程和前沿課程。到2027年,全省中小學(含中職)基本普及人工智能教育,高校全面開設人工智能通識課程。實施人工智能精品課程建設計劃,構建覆蓋人工智能通識課、專業核心課、特色交叉課的優質課程資源體系,支持學校打造智能化實踐教學平臺,建設高水平虛擬仿真實驗室和實訓基地,開發智能實驗系統。到2027年,建設100門“人工智能+”精品課程、10個人工智能虛擬仿真實驗室和實訓基地,遴選推廣100個“人工智能+教育”應用場景典型案例。鼓勵學校建設以學生為中心的智能化學習平臺,開發智能學伴與智能助學系統,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學習路徑推薦、智能答疑等服務,支持各地各校探索基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構建學生成長數字檔案,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
福建提出,優先布局人工智能相關學科專業,支持高校培育智能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鼓勵高校在電子信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相關學科設置人工智能學科方向,建設“人工智能+X”“X+人工智能”新興交叉學科專業。創新人工智能人才培養模式,推進學生入企實踐和邀請企業工程師入校授課同步開展,深化校企協同育人。支持有條件的高校建設人工智能學院、人工智能產業學院、未來技術學院和卓越工程師學院,鼓勵高校開展本研貫通培養和“人工智能+其他專業”的雙學士學位復合型人才培養項目。支持高校整合資源,圍繞人工智能領域基礎理論、核心關鍵共性技術和公共支撐平臺等方面需求,建設人工智能相關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科技創新平臺。
此外,福建還鼓勵各地各校通過公開招聘、人才引進、轉崗培育等方式充實人工智能教育教師,積極引進高校、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業的專業人才作為人工智能兼職教師。強化師范生人工智能素養培育,廣泛開展人工智能普及教育和應用培訓。在人才聚集、產業聚集、資本聚集,且教育數字化基礎條件較好的地區和學校率先布局人工智能應用試點。擴大省級智慧教育試點區、智慧校園試點校范圍。探索開展人工智能教育國際合作研究,共同打造共建共研、開放包容的學術環境。推進福建教育專網建設,制定教育專網安全管理規范、接入標準,構建專網安全體系和管理體系,實現全省各級教育云、智算中心等設施高速互聯,支撐區域、學校開展面向不同教育場景的智能應用創新等。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