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上鏈接!”在五邑大學一間直播實訓教室里,電子商務專業大三學生朱雅晴正帶領著她的“邑起強恩”直播團隊,進行直播帶貨。鏡頭前,她熟練地介紹著產品,熱情地回答著觀眾的提問,與團隊成員默契配合。
在不久前的“恩平優品杯”農村電商直播帶貨競賽中,“邑起強恩”團隊憑借出色的表現,從眾多參賽隊伍中脫穎而出,奪得亞軍。這次參賽經歷不僅讓朱雅晴深入了解電商直播多個環節和崗位,也讓她在實踐中積累了經驗。
如何培養出既能適應行業快速發展,又具備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電商人才?五邑大學努力探索“五位一體、五維協同”電商人才培養模式。
據五邑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王天擎介紹,“五位一體”是指教學傳授、技能訓練、科研創新、競賽錘煉和創業實踐五個環節的有機融合,而“五維協同”涵蓋了政策支持、產業融合、學科協同、科研創新和應用實踐。這種模式旨在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實踐能力,培養具備創新能力、創意思維和創業精神的高素質電商人才。
這一人才模式源自創新突圍。數年前,五邑大學電商類專業遇上發展瓶頸,人才培養質量難以得到較高評價。學校深入分析發現,電商類專業學生的創新能力未被充分激發。如何破局?在學校鼓勵下,電商類專業積極組織、參與多類創新創業比賽,以此引導學生們自己想創意、做項目、參加比賽。
在多方支持下,五邑大學電商類專業學生“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他們運用專業所學、個人特長等,共同掀起了創新創業熱潮。有的學生做紅木家私、有的學生做實業助農、有的學生做文創設計,一時間,學校里涌現出了很多“公司”。
如何引導學生到更大的平臺上參與競爭,讓他們在比拼中了解自身不足,向優秀者學習?五邑大學積極鼓勵電商類專業學生參與創新創業大賽,拓寬學生視野、提升能力。
學校會集中一個月時間,組織電商類專業大三學生全員參與多類高水平學科競賽。每個項目均配備一名專業教師,在實操中重點提升學生的店鋪運營、直播營銷、數據驅動決策、私域流量運營等技能,努力實現“以賽促學、以賽促創”。同時,學校為參賽團隊提供企業導師和平臺支持,助力學生將創新成果轉化為電商創業項目。很多學生團隊從“五位一體、五維協同”人才培養模式中磨礪而出,在全國性創新創業賽事中嶄露頭角。近年來,學校僅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就獲得國家級獎項39項。
目前,五邑大學已構建起從“創新前沿”到“電商項目創新創業綜合實踐”的創新創業教學體系。學校還依托校內實訓中心,開展豐富的創新創業技能訓練。同時,學校鼓勵學生參與教師的科研項目,將前沿技術轉化為創業項目“核心競爭力”。
朱雅晴雖然還沒畢業,但已用專業技能開了一家網店。在玩具公司實習時,她鍛煉提升了選品、運營的能力。得益于學校對學生創業團隊的綜合支持,她將參與學校創業比賽的項目,逐漸孵化成一家店鋪,并運營至今。“在傳統的電子商務教學模式中,我們很多時候是被動地接收知識,很難有實戰機會將知識轉化成能力。”而朱雅晴在學校電商項目創新創業綜合實踐中如魚得水,學習掌握了很多網店運營技能。
在廣州秒幀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江門分公司總經理周宏博看來,五邑大學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在工作中,表現出了較強的學習能力,更有沖勁。同時,企業參與了學校電子商務類專業的案例教學,并通過與學校搭建模擬直播場景、舉辦酒旅溫泉節等形式,讓學生參與更多實踐。(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通訊員 胡靜雯 記者 劉盾)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