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學校不大,但學校的科學教室比普通教室大了兩倍多,科學教育設施設備也很齊全。”在澳門勞校中學見習時,華南師范大學教育碩士孫月月發現,當地學校很重視科學教育,很早就把STEAM教育納入課程體系。澳門很多學校每個學期圍繞不同主題展開跨學科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力。
近年來,粵港澳大灣區正加快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澳門尤其注重科學教育。近年來,華南師大努力服務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緊密服務地方教育發展需求,構建“需求導向型”的學科建設模式。華南師大根據澳門科學教育師資所需,多次選派理科教育碩士前往澳門見習,在擴展學生視野的同時,助力當地培育更多創新型人才。
“我校充分發揮長期深耕基礎教育的優勢,適配大灣區發展需要,以強大的學科建設能力與資源整合能力,努力開齊開足教育碩士學科專業發展方向。”華南師大研究生院院長水玲玲表示,學校教育碩士目前覆蓋了17個領域,對接了9大高考學科和音、體、美三大術科,涉及23個二級學院。學校教育碩士每年招生規模近1500人,招生規模在全國師范類高校中排名靠前。在教育碩士培養工作中,華南師大構建覆蓋廣泛、特色鮮明的培養體系,致力于為大灣區教育發展培育優秀人才。
在澳門勞校中學課堂上,數字人“孫悟空”正用生動的語調,講述《西游記》故事。學生們圍坐在一起,好奇的目光緊緊追隨這個人工智能虛擬形象,時不時發出驚嘆聲。當“孫悟空”講到“三打白骨精”等經典情節時,勞校中學教師就引導學生借助人工智能工具,續寫精彩故事。很多學生能較為熟練地與人工智能工具對話,他們用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與人工智能共同創作故事。
“如何將AI融入到科學課堂中”正是孫月月論文的研究方向。這節課讓她有所啟發。到澳門勞校中學見習之后,她來到華南師范大學附屬小學實習,繼續深耕人工智能賦能教學實踐。
在開展“巖石與土壤”這一單元教學時,孫月月運用虛擬現實技術,讓學生“走進”國家地質博物館。在她的引導下,學生們還用智能問答工具設計展廳。部分學生不擅向AI提問,孫月月將澳門見習所學方法技巧用于實踐,給每個小組發“問題模板”。在她一步步引導下,學生們逐漸學會把抽象任務拆成具體問題。(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劉盾 通訊員 蔣穎妍)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