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張欣)7月27日,由司法部指導,中國政法大學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主辦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人工智能規則全球對話與協同發展”論壇在上海世博中心舉辦。作為“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級別會議”(以下簡稱“WAIC2025”)的重要主題論壇之一,本次論壇聚焦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的前沿問題,圍繞更常態化的國際對話、更廣泛的人工智能應用、更明確的人工智能治理規則、更高程度的互利共贏深入交流分享,凝聚發展共識,推進規則互鑒,深化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合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副部長武增,上海市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張亞宏;阿爾及利亞知識經濟、初創和微型企業部長努爾丁·瓦多赫;聯合國秘書長數字與新興技術特使辦公室成員、數字與新興技術特使高級顧問梅赫迪·斯內內;柬埔寨郵政電信部信息通信技術總局局長薩姆·塞瑟雷;中國政法大學黨委書記姜澤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東亞地區辦事處主任兼代表夏澤翰出席論壇并致辭。來自國際標準化組織等十余個國家和地區的近200名國際組織負責人、業界領袖、政府部門代表、學術機構代表及專家學者共襄盛舉。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盧春龍主持論壇開幕式。
武增在致辭中指出,法治是人工智能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要堅持以人為本、智能向善,堅持平等互利、開放包容,堅持立足當下、放眼未來,推動人工智能法治建設和全球治理體系規則完善,讓人工智能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讓技術創新造福全人類。
張亞宏在致辭中指出,當前上海正在深化人工智能全產業鏈布局,將深化規則對話與協同、強化制度創新與引領、拓展治理協同與合作,著力打造“智能向善的治理合作先行地”,為彌合全球智能鴻溝貢獻“上海方案”“中國智慧”。
姜澤廷表示,中國政法大學將人工智能治理能力建設,作為服務國家發展全局的關鍵支點,加強人工智能立法研究,積極推動建立常態化、多層次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對話機制和平臺,推動人工智能領域的法治文明交流互鑒,促進各國在監管經驗共享、技術標準互認、風險評估協同等領域的務實合作。
夏澤翰表示,人工智能迅猛發展,重塑經濟社會的同時也帶來治理挑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號召:以國際共識框架為治理基準、聚焦南方國家建設彌合數字鴻溝、依托WAIC等平臺強化包容性治理,讓人工智能成為“向善”力量。
中央網信辦網絡法治局副局長唐磊、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劉艷紅等7位實踐與理論界專家學者做主旨發言,5位行業專家展開深度圓桌對話。在開放、共享、互促的良好氛圍中,與會同仁聚焦真問題,凝聚大共識,探索新路徑,為推動人工智能法治建設與健康發展建言獻策。
圓桌討論環節,日本上智大學副校長森下哲朗,韓國個人信息保護部公私聯合委員會數據處理標準小組主席金炳弼,抖音集團法律研究與合作負責人丁道勤,斯坦福大學國際安全與合作中心講師、研究學者魏光明,歐亞集團地緣科技總監魯曉萌就當前全球各國對于人工智能立法最主要關切的領域是什么、人工智能創新帶來的利害和對當前的監管方法和工具是否有效三個問題進行探討。森下哲朗、金炳弼、魏光明等人分別結合日本、韓國、美國人工智能立法現狀展開探討,并分析下一步突破方向。
據悉,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級別會議,于7月26日至28日在上海舉辦。作為全球人工智能領域最具影響力的盛會之一,WAIC2025聚焦人工智能發展關鍵命題,系統刻畫智能時代知識版圖與時代坐標。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