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 曹絲語 胡靚 李依 記者 余杏)“八角紋真的是‘八方來財’嗎?”“蝙蝠涂紅會更喜慶吧!”近日,長沙理工大學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小小科學家”團隊前往湖南省張家界市桑植縣走馬坪白族鄉了解白族文化,引導當地兒童學習、傳承白族紋樣,讓千年紋樣躍入童真世界。
走馬坪村九成以上為白族居民,承載“福壽綿長”祝福的白族紋樣曾綴滿村中照壁與日常衣襟,如今卻在時光中漸被淡忘。如何喚醒文化活力?團隊想出妙招:將文化密碼濃縮成方寸書簽,讓傳統美學觸手可及。于是,課堂瞬間化身紋樣解碼工坊。
當投影亮起白族藍白扎染布匹、“三坊一照壁”的精巧民居,孩子們的眼睛倏然發亮。“原來墻上的回紋是‘生命永恒’的祝福!”“哦!山茶花紋藏著美好的心愿!”在孩子們的驚嘆中,實踐團成員引導大家拆解紋樣:橢圓形疊成山茶花瓣,三角形勾勒蝴蝶翅膀,八角紋化作連邊框守護祝福……
“七成主色避淺調,跳色點睛顯輪廓。”設計環節現場氛圍熱烈,孩子們笑著在紙上繪制紋樣。女孩們小心翼翼為蓮花紋填上漸變粉,男孩們則給蝙蝠翅膀涂滿金黃。剪刀游走間,金鳳、山茶栩栩如生。陽光透過書簽,紋路在地面投下流動的光斑。“我的書簽有蝴蝶紋,象征幸福飛進家!”“回紋邊框圍著山茶花,祝福永遠不斷!”孩子們用稚嫩的聲音,闡釋著白族紋樣中蘊含的深意。
這個夏天,團隊在走馬坪村共開設植物拓染、古紋新創等12門特色課程。“非遺活化的密鑰,是貫穿傳統與現代。”實踐團負責人胡靚表示,未來團隊將把這類“非遺新載體”課程帶進更多村落,讓孩子親手重煥文化記憶,點燃文化星火。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