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任朝霞)在炮火紛飛、民不聊生的抗戰年代,愛國實業家顧乾麟先生懷著“教育救國”的理想在上海創立叔蘋獎學金,民族危亡之際,為學子點燃“教育改變命運、教育改變國家”的星星之火……日前,《“得諸社會,還諸社會”——叔蘋獎學金的百年傳承》一書在上海書展上正式發布,“叔蘋藍絲帶獎學金”獲得者、來自天使知音沙龍的自閉癥兒童們在活動現場奏響《童年》。
叔蘋獎學金創設于1939年,被譽為“中國近代史上最早的希望工程”。八十六載風雨征程,叔蘋獎學金始終薪火相傳、弦歌不輟。叔蘋獎學金自1986年起續辦,已經成為我國民間創辦歷史最長、授獎學生最多、設置學校最廣的獎學金之一,先后獎勵學子萬余名。
從戰火紛飛中播撒希望,到新時代培育棟梁,叔蘋獎學金始終與民族復興同頻共振,與國家發展同向同行。《“得諸社會,還諸社會”——叔蘋獎學金的百年傳承》通過豐富的史料和生動的敘述,展現了叔蘋獎學金背后的故事與精神,勾勒出一幅公益力量與教育事業同頻共振、推進教育強國建設的生動畫卷。
十屆上海市政協副主席、國家教材委員會專家委員、上海市教育發展基金會理事長王榮華在發布會上指出,叔蘋獎學金以“得諸社會、還諸社會”的叔蘋精神為內核、以“崇德向善”為引子、以家族傳承為紐帶、以獎優助困為基石、以同學自治為特色,其育人價值與當代意義尤為值得我們正視、重視,并進一步挖掘與弘揚。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