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陽錫葉 通訊員 諶曼婷 李新春 唐世日 李赟)9月1日,湖南省安化縣第一中學開學第一天,學子們沒有立即坐在教室里翻動書頁,而是走進校園內的青年毛澤東游學社會調查史實陳列館和文武廟古建筑群,上了一堂沉浸式的“紅色開學第一課”。該校負責人表示,選擇開學第一天組織學生參觀紅色場館,是為了讓學生們從革命傳統中汲取養分,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深植于心。
湖南有著豐富的紅色資源,是開展革命傳統教育的寶貴財富。新學期伊始,湖南各地各校以“開學第一課”為載體,開展形式多樣的紅色教育活動,引導青少年銘記歷史、緬懷先烈,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偉大抗戰精神。
“祁陽是革命老區,戰爭年代,2000余名祁陽兒女流血犧牲,涌現出了雷晉乾、陶鑄、周玉成等一批仁人志士。”湖南省祁陽市潘市紅軍學校校長陳華鋒介紹,該校是全國“傳承紅色基因 賡續紅色血脈”先進單位,校內建有“祁陽紅軍歷史陳列館”。開學第一天,學校就組織全體初一新生集體參觀“祁陽紅軍歷史陳列館”。在學生講解員的引導下,一張張泛黃的歷史照片記錄著先輩們的浴血奮斗,一幅幅高清的現代科技畫面展現著祖國的蓬勃發展,新舊影像交織,在師生心里種下了“銘記歷史、開創未來”的種子。
“親愛的母親,揩掉我悲哀的熱淚,來寫這封和你訣別的信,為的是挽救中國獨立于世界,我就是死在戰場上亦所不惜……”8月30日,江華瑤族自治縣第二中學學生紅色文化講解員2323班奉家銳又一次走進位于學校的永州市第一個基層黨支部舊址,為學弟學妹們朗讀革命先烈李啟漢16歲時寫給母親的訣別信。“學習先烈們的精神,努力學習,報效國家。”入學新生莫鑫聽了講解,內心激動不止。
臨武縣第一完全小學,2203班的班會課上正進行著一場熱鬧的“歷史探秘”。班主任艾星凡拿著九三閱兵的新聞報道,拋出問題:“為什么閱兵儀式選在9月3日?”“我們小學生能為祖國做些什么?”孩子們的小手齊刷刷舉起來,有的說“因為這是抗戰勝利的日子”,有的小聲說“我要好好寫字,長大當科學家”。隨后,艾星凡順勢逐頁打開“小小愛國者探索手冊”主題PPT,帶著學生們觀看抗戰時期的圖片、影像,細數閱兵式上的“大國重器”,從歷史故事講到當代使命,原本抽象的“愛國”二字,在一個個具體的故事里變得鮮活可觸。
“我們的目標是要讓紅色基因融入孩子的血脈,讓紅色成為立德樹人的底色。”安化縣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陳羽成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紅色教育不僅是歷史的教育,更是理想信念和價值觀的教育,它能幫助孩子們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