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北京9月4日訊(記者 施劍松)“智啟未來?東城區中小學AI通識第一講”在新學期第一天面向全區中小學播出。北京市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熊璋,以《人工智能時代是我們的時代》為題,結合自動駕駛、智能語音等青少年熟悉的場景,解析AI技術原理,引導學生建立“技術—倫理—創新”三位一體的認知框架,為青少年播下科技強國的種子。這是東城區中小學人工智能通識教育繼出臺《東城區推進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工作實施方案(2025—2027年)》后,東城區中小學人工智能通識教育課正式實現全員覆蓋、全鏈條推進。
根據北京市教委統一部署,新學期北京市中小學將普遍開設人工智能課程。東城區人工智能通識課程在北京市廣渠門中學完成前期錄制,由北京市東城區新鮮胡同小學的崔子千老師主持,來自全區7所市級人工智能應用試點校的30名中小學生現場聽課并互動提問。全區12萬中小學生線上觀看課程。
此前,東城區已于8月29日在北京市廣渠門中學完成了2025—2026學年中小學人工智能通識課教師培訓會。熊璋教授專題解讀《人工智能與教育創新》,以“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為主線,系統闡釋智能時代教育變革趨勢,提出了“五維教師角色躍遷”模型。培訓會通過“現場觀摩+專家引領+互動研討”三位一體模式,引領全區信息科技骨干教師進一步明確“為什么”“講什么”“如何講”三個問題。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