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張欣)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
北京印刷學院主動擔當、積極作為,在學校黨委的統籌領導和精心指導下,北京印刷學院出版物設計藝術研究中心教授夏小奇帶領師生團隊完成志愿者服裝設計任務,按照主題鮮明、莊嚴莊重、簡潔安全的原則,通過回顧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東方主戰場的歷史貢獻,突出“眾志成城”主題,力求向社會特別是年輕一代傳遞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的時代責任,展現中華民族偉大抗戰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堅定文化自信。
設計團隊就志愿者服裝及配套物資設計在政治性、文化性、藝術性三個主要方面展開了多方位創意思考和設計實踐。
其中,服裝核心圖形設計為14條有力向上的線條,融合紀念大會整體設計的布局和配色,并與志愿藍有機結合,象征中國人民14年抗戰歷程。紀念大會志愿者服裝不同于常規文化衫,應在服飾細節上表現紀念大會的儀式性。設計團隊在服裝款式上也進行了深入研究和設計創新,將上衣款式的領型設計與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軍裝領型特點相結合,設計為小立翻領款,簡約莊重大氣。領口含有1粒明扣、2粒暗扣,更加凸顯紀念大會的莊嚴肅穆和威嚴大氣。腰包采用八路軍軍服的抗戰灰藍,與上衣色調和諧,體現出力量之美。腰包設計讓志愿者團體形成猶如軍隊列隊般英姿颯爽的氣勢,腰部系帶部分進行了加寬處理,選擇了沒有放置物品時也能保持硬挺有型的材質。腰包設計兼顧審美性和功能性,讓志愿服務過程中使用到的裝備物品化零為整,保障每一位志愿者工作有序進行。
如何以設計承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將優秀的傳統文化轉化為志愿者服裝設計元素,是團隊始終思考的問題。服裝上衣暗紋選用古代盔甲上的玄甲紋進行處理,通過中國傳統軍事文化中玄甲紋的人字形連綴,象征眾志成城的主題;上衣肩袖借鑒了中國傳統禮儀以左為尊的理念,左側肩袖留白,表達志愿者“虛左以待”的精神,以示對服務對象的尊重,左袖留白的設計體現了此次志愿服務的禮儀文化底蘊。在志愿者服裝整體設計中,遮陽帽設計尤為關鍵。《禮記》中提到:“冠者,禮之始也。”遮陽帽既要在視覺上體現禮儀感,也要保證志愿者佩戴的體感舒適。在經過數十款帽型和數百種面料篩選的基礎上,團隊選用輕薄高密度聚酯纖維作為遮陽帽材質,柔軟、透氣、易折疊。帽沿融合了志愿者服裝基礎圖形元素,與服裝整體設計達成高度協調統一。
設計團隊反復優化志愿者服裝的制作工藝及相關參數,從初稿繪制到面料篩選,從版型調整到工藝優化,團隊師生夜以繼日地打磨優化方案,歷經上百次修改,志愿者服裝設計方案終于定型。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