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曹曦 通訊員 趙琳琳)近日,哈爾濱工程大學(以下簡稱“哈工程”)傳承弘揚哈軍工精神的大型舞臺劇《楊士莪》首演,該劇是根據中國水聲工程學科奠基人和水聲科技事業開拓者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程大學教授楊士莪的真實事跡創作。全體在校校領導與近千名師生共上一堂“大思政課”,觀眾跟隨劇情重溫了楊士莪為中國水聲工程事業和教育事業作出的卓越貢獻,深刻領會科學家精神、教育家精神,傳承和發揚哈軍工精神。
第三幕《為國育人:從傳承到永生》場景。學校供圖
舞臺劇《楊士莪》以楊士莪的人生軌跡為主線,劇情跨越數十年,講述了楊士莪從少年立志到成長為“時代楷模”的人生經歷,全方位、立體化、多角度刻畫了楊士莪堅守初心、擔當使命、潛心治學、甘于奉獻的家國情懷和大師風范。該劇由哈工程師生團隊原創,90余位演職人員來自全校13個學院,匯聚本碩博不同年級學生。整臺演出時長120分鐘,分為《國家需要:從覺醒到立志》《為國建設:從開創到攻堅》《為國育人:從傳承到永生》等三幕,藝術再現了一代科學家“做人做事做學問,為船為海為國防”的精神內核。
從臺前到幕后,哈工程師生匯聚智慧與力量,完成了“從0到1”的集體創作,通過演繹楊士莪“許黨報國、一生聽海”的故事,樹立崇高理想、涵養家國情懷、傳承紅色基因,該劇的創演編排不僅是一次鮮活的美育,也是一堂生動的“大思政課”。
“深度參與舞臺劇的創作和演繹,讓我有機會走進楊士莪院士波瀾壯闊的一生,不僅是寶貴的人生經歷,更是一次精神洗禮,老先生高尚的情操感染著劇組的每個人,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能讓更多的人了解楊士莪院士生平事跡,為弘揚哈軍工精神盡一份綿薄之力。”老年楊士莪扮演者兼總導演、經管學院博士生焦文博表示。
人文學院2023級學生阿忍·馬合沙提為了演好角色,一個暑假都沒有回家,“參演舞臺劇,深入了解楊士莪院士的人生經歷,感受到一代大師追求真理的執著和科研報國的赤子情懷。希望盡己所能,將他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將哈軍工精神接力傳承。”
童年楊士莪的扮演者劉越澤僅有11歲,他說:“非常榮幸能夠扮演童年時期的楊士莪爺爺,他經歷戰爭年代,卻從小樹立遠大理想,今后我會以楊爺爺為榜樣,為國家的需要努力學習。”
“一部舞臺劇將科學家精神、教育家精神、哈軍工精神高度融合,通過藝術的加工,沉浸式地傳遞給青年學子,讓學生們了解校史、走近‘楷模’、堅定信仰,起到展現‘大師’、培育‘大家’、傳承精神的作用。”哈工程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統戰部部長呂開東談及立項初衷時表示。
“唱支山歌給黨聽,我把黨來比母親……”本劇最后章節“最后一課”中,當楊士莪院士帶領學生們深情唱起《唱支山歌給黨聽》,舞臺上飄起“哈軍工初雪”,再現了一代科學家始終把祖國需要作為人生奮斗目標的報國情懷,引起現場觀眾強烈的情感共鳴。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