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史望穎 通訊員 金挺)“改造前,植物雜亂無序,小品風格不統一;改造后,竹林大道拉開入村序幕,竹編籬笆打造鄉村記憶圍墻,景觀特色鮮明……”9月8日,當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旅游學院學生錢奕武將100多頁的《東山村鄉村提升概念規劃方案》交到寧波奉化區溪口鎮東山村黨委書記手中,她感到了專業服務鄉村振興從未有過的獲得感。
寧波城市職院“溪口·東山”鄉村振興實踐團隊在鄉村調研。學校供圖
錢奕武是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旅游學院24會展A班的學生,隨著學校對旅游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的重視和規劃布局,今年9月她將和旅游學院的同學們一起,從學校鄞州校區搬遷至“農文旅”資源豐富的奉化校區。錢亦武提前幾個月來到新校區開展周邊文旅環境調研,當途經東山村時,突然被眼前這個靜謐的小山村深深吸引。
東山村依山傍水、質樸天然,登高望遠可見溪口鎮全貌,民宿集群藏身山水,但村子里為數不多的獨居老人和嶄新靚麗的民宿形成了鮮明對比。她了解到村里的年輕人越來越少,可村民對鄉土記憶傳承的愿望卻越來越強烈,由此產生了盤活溪口景區附近鄉村文旅資源的想法,并決定以東山村為范本,開展鄉土文旅資源整合開發與價值提升的社會實踐活動。
錢亦武的想法很快得到了該校旅游學院的支持,在學院老師的指導和幫助下,她帶領同學們組建了“溪口·東山”鄉村振興實踐團隊。從6月開始,該團隊上山進村,與村書記、鄉村CEO等當地干部面對面交流,冒雨走訪“東山祿房”等8家特色民宿和鄉村咖啡館,制作5份針對性問卷,系統梳理了東山村的歷史沿革、生態特色、民俗軼事和文旅需求。
從6月調研、7月測繪、8月綜合分析對策,再到9月出方案,錢亦武和隊員們把最難忘的一個暑假,留給了東山村。最終,團隊完成了《匠心提質,樂居東山——東山村鄉村提升概念規劃方案》。按照該方案,圍繞“發掘記憶與文化,服務返鄉居民”“塑造空間與形象,吸引外鄉游客”“導入產業與活動,留住外鄉游客”的目標,團隊提出了“以鄉村童年回憶為靈感”的景觀空間營造方案,“以山林地貌、村落肌理為語言”的東山村IP品牌設計方案,以及“打造文化深植、產業融合、社區共建和可持續運營的全齡共創新鄉村”的文旅運營方案,景觀改造前后效果躍然紙上,鄉村文化識別系統印于民宿、咖啡館和文創產品中,老人康養研學課程、年輕人探秘雪竇星空等文旅項目圖文并茂、精致呈現。
“我們的初衷,就是想通過專業賦能,既守護鄉村的生態基底,更傳承活化其文化根脈,讓村民在現代化進程中望得見山、看得見水,也能記得住鄉愁。”錢奕武說。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