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畢業前夕,隴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前教育學院學生張璐順利簽約老家——甘肅省慶陽市寧縣的一所民辦園。相比待遇,她說自己更在乎以后的成長機會和發展空間,“我喜歡當幼師,希望在幼兒園能施展自己所學”。
得益于學院的傾力培養和連續三年在專業技能大賽中的優異表現,張璐在工作崗位上得心應手,方法多樣、游戲化的教學讓家長和孩子們眼前一亮。“要當好一名幼師,不僅要有扎實的基本功,還要能吃苦耐勞,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這是我的最大感受。”張璐自信地說。
“目前,除了升本的同學,我們的畢業生大多都已簽約,待遇也還不錯。”隴南師專學前教育學院院長王小會介紹,該校師范類學前專業畢業生一直很受歡迎,近五年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0%以上,且逐年上漲。
近些年,“就業難”似乎與畢業生“黏”在了一起,為何該校的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備受青睞?這背后,不光有一支省級教學團隊,更是緣于學院秉持的“職前職后貫通、研訓教一體、院地園協調”人才培養模式。學院致力于將學生培養成新時代的合格幼師,用人單位對他們的業務與基本素養也給出了較高評價,學生不愁畢業沒工作。
“學前教育專業要培養幼兒為本、才藝兼備、保教結合的幼兒園教師,就要在師德、保育教育、綜合育人和自主發展能力上下功夫,實現實踐教學和專業技能教學的有機融合。經過三年專業學習,學生都有了過硬本領。”王小會說。
目前,該學院擁有齊備的“音體美舞科”幼師教育資源,設有甘肅省兒童發展與教育實驗教學中心,建有17個校內實踐教學功能室及50多個校外教學實踐基地,同時也是甘肅省“幼兒園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實施基地,軟硬件升級夯實了學前教育專業培養合格幼師的基礎。
學院還專門設計了實踐操作手冊和專業技能達標方案,有效保證了各環節的操作和執行,提高了專業技能訓練和實踐教學效率,提升了學生適應崗位的能力。同時,為彌補傳統教學在直觀感、立體感和動態感方面的不足,根據課程特點,該學院還自制了符合本院學生實際的多媒體課件。2012年起,該學院堅持每年舉辦“專業技能大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甘肅省教育廳提供的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全省本專科學前教育專業每6名應屆畢業生中,就有1名來自隴南師專。30年來,該學院累計為西北地區培養4000多名幼師。如今,許多畢業生已成長為當地的骨干教師、園長,推動了區域學前教育發展。
該校2018屆畢業生姚亞紅,如今已擔任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太平店鎮中心幼兒園園長。在此之前,她在會寧縣一所村小附屬幼兒園任教。
“特別感謝學校對我的栽培,讓我在校期間掌握了扎實的專業知識,具備了良好的業務素質。”姚亞紅說,參加工作后,她結合村小附屬幼兒園的特點,因地制宜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教學計劃,并付諸實施。幼兒園2019年成功獲評市級標準化幼兒園;2020年,取得全縣教育質量三等獎。2022年1月,姚亞紅被評為“全縣優秀教育管理者”。
“我們始終立足甘肅、面向西北,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不斷探索教學改革,并以培養‘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有發展’的本土化、適應鄉村教育實際需求的鄉村教師為己任,構建了具有鮮明師范特色的課程體系,積累了寶貴的師范教育辦學經驗。”隴南師專黨委書記余學軍表示,學校還將按照“綜合培養、特長提高、實踐取向、技能突出”的培養思路,在注重學生綜合專業基礎、技能的同時,不斷增強與地方發展的契合度,努力提升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和水平,傾心竭力做好服務地方“大文章”。
《中國教育報》2022年09月11日第1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