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嘉興南湖學院從獨立學院成功轉設為公辦普通本科高校。2021年,學校的頂層設計基本成型、治理體系基本理順、建章立制基本完成、育人環境初見成效、布局重點初見端倪。
然而,新事物的發展總是充滿了曲折和挑戰,學校的發展亦不例外?!霸谕?,學校既要面對老牌本科院校和高等職業院校的‘前后夾擊’,又要和同類本科院校激烈競爭;對內,學校本身的發展潛力仍然受到種種制約?!泵鎸韧饨豢椀膯栴},如何破局?在嘉興市政協副主席、嘉興南湖學院黨委書記盛付祥看來,必須突破常規走新路,即找準自我發展的獨特生態位,堅持“不是第一、就是唯一”的理念,以特色求生存、以特色謀發展。
經過深入思考和研究,一張特色鮮明、國內一流的應用型本科高校發展藍圖在學校徐徐展開。這張藍圖瞄準三大辦學使命:服務“革命圣地”,講好紅船故事,打造“紅色大學”;服務“戰略要地”,講好嘉興故事,打造“城市大學”;服務“產學研高地”,講好創新故事,打造“產業伙伴型大學”。
服務“革命圣地” 夯實立校之基
6月27日,經過精心籌建,學校紅船精神育人館正式開館。育人館總建筑面積462平方米,展陳設計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紅船精神”的重要論述為根本遵循,是集地方文化、黨的創建史、中國革命發展史等教育于一體的實體空間。
嘉興南湖是紅船起航地。地處榮光之城,學校把建設“紅色大學”作為立校之基?!敖柚t船精神育人館,‘家門口’的紅色資源變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活教材,成為師生心中的紅色種子?!笔⒏断楸硎?,紅船精神育人館已成為學校新時代黨史學習教育的鮮活載體和思政教學改革創新的重要陣地,也成為學校構建多維聯動大思政育人格局的重要平臺。
盛付祥介紹,轉設以來,學校將具象的精神、聚焦的研究和具化的環境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力圖構建“紅色大學”育人生態。以聚合、轉化百年紅船精神革命元素所形成的“紅船偉力”為引領,構建“11X1”四階段漸進式第二課堂,開發“紅船證書”,重構育人體系;以中共一大為題材,將紅色文化底蘊有機地融入藝術的意象與實踐中,打造話劇《南湖1921》,讓師生在沉浸式體驗中接受紅色教育;以傳道授業解惑、思想理論宣導為宗旨,廣邀國內外學者登壇講學,開設“南湖講堂”,打造校園高端高雅文化傳播品牌;以記錄百年校史變遷、領略學校發展藍圖為初心,建造“校史廣場”……
一批示范項目的打造,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南湖”育人模式?!澳虾J剑阂浴t船偉力’引領高校‘大思政’育人”入選2021年度“中國基層領導力典型案例”。
講好嘉興故事 打造“城市大學”
“學校身在嘉興,吃嘉興的‘飯’,喝嘉興的‘水’?!睂W校校長賈文勝以一個生動的比喻,表達學校堅持“地方性”辦學屬性,扎根嘉興、服務嘉興的決心。在他看來,作為嘉興市唯一的市屬公辦本科高校,與城市結緣互動是學校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轉設一年來,學校依托“浙江大學—嘉興聯合社會心理服務研究中心”,啟動應用心理學研究院籌建工作,助力嘉興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城市建設;落實嘉興市委八屆十二次全會精神,聯合嘉興農科院共同組建嘉興鄉村振興學院,助力嘉興高質量鄉村振興示范地建設;建設鄉賢與家風研究院、中非民間合作研究院、嘉興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院等科研機構,以研究院的形式開展“立地式”應用研究,服務嘉興經濟社會發展;深化校地合作,積極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與南湖區委、區政府、南湖革命紀念館、南湖研究院等組建“南湖聯盟”共同體,以服務求支持、以貢獻促發展。
與嘉興市依生照應、協同耦合、共棲共榮、互塑共長,建設“城市大學”成了應有之義。賈文勝介紹,今年以來,學校全力推進“百鎮百企”行動,與鄉鎮、知名企業完成結對子工作,圍繞紅色黨建、經濟智庫、文化傳承、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11個主題開展全方位、多領域、長期可持續性的合作,實現校鎮無縫對接、校企協同創新,打造校鎮、校企合作發展共同體,讓知識走出象牙塔,用科學研究潤澤城鄉。師生志愿服務項目從轉設前的320項到轉設后升至1360余項,服務時長從2.8萬小時增加至6.9萬小時。
“一年多來,學校加速校城共生、屬地融合,全面深化校地合作,構建了人才共引共育、發展共進共贏的新模式,為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貢獻了‘南湖力量’。”賈文勝興奮地說。
服務“產學研高地” 打造“產業伙伴型大學”
上學期末,學?,F代金融學院與泰隆銀行嘉興分行舉行了創建黨建共同體啟動儀式。這個合力打造的黨建共同體品牌緊緊圍繞學校“三個大學”建設方案和泰隆銀行的業務特色,從5個方面推出包括“銀校合作開展小微企業紓困幫扶專項研究”“在學校開設小微金融培訓班或訂單班”等10項具體舉措,意在通過銀校聚力、黨建領航,推動基層黨建與業務發展共謀共促。
這個合作案例,正是學校著力建設“產業伙伴型大學”的生動寫照。轉設以來,學校將建設“產業伙伴型大學”作為興校之本,在同位競爭中追求高水平,以地方產業布局為依托,構建了面向行業產業的“2+2+5”學科專業體系。
一年多來,學校主動對接地方產業資源,校領導帶隊赴浙江青蓮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五芳齋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企業,深度對接企業需求,精準開展合作攻關。加快整合企業資源,先后與胡潤百富、北京中科聞歌等多家企業簽署合作協議。與嘉興經開區、上海浦東軟件園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三方戰略合作協議,共建創業學院,獲得嘉興經開區2100平方米創新創業場地使用權以及合作期內每年300萬元的運營補助。
一年多來,嘉興南湖學院的“產業伙伴型大學”建設實現了校企的攜手共進,既為企業黨團建設搭建了平臺高地,開通了人才培養的“直通車”,又為探索產學研合作開辟了新路徑。
“學校的定位是應用型大學,但應用型大學絕不是‘低檔次’的教育類型。要想成為應用型大學建設的領跑者,我們還需要繼續在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上下功夫,努力實現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的有機銜接?!笔⒏断檎f。
《中國教育報》2022年09月19日第5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