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深化辦學與育人模式改革

創新驅動“產學研轉創”深度融合

發布時間:2022-10-11 作者:周保平 來源:中國教育報

為了順應新時代水利行業的發展趨勢,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抓住發展契機,深入推動學校辦學與育人模式改革,打造產學研轉創共同體,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升,學校發展迅速,被評為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入選國家雙高校A檔建設單位。

立足助力產業發展,建設高職特色專業群體系。學校立足“以工為主、以水為特,一體兩翼、特色發展”的專業定位,以行業和區域經濟發展、產業轉型升級需求為導向,厘清教育鏈、人才鏈和產業鏈、創新鏈的關系,通過重點培育兩個國家級、一個河南省高水平專業群,輻射帶動7個優勢骨干專業群和兩個復合成長型專業群共同發展,構建對接現代水利全域產業鏈和中原經濟區重點產業集群的特色專業群體系。學校在建設專業群體系時堅持“三精準三打造”的發展路徑。一是定位精準,塑專業品牌。以高水平專業群建設為引領,著力打造“一體兩翼、特色發展”的全國一流專業群體系。二是建設精準,強課程內涵。對接職業崗位搭建模塊化課程體系,精準構建課程內容和標準。三是模式精準,育個性英才。面對擴招帶來的多元化生源結構,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探索分層分類、校企協同、因材施教的差異化人才培養模式。

立足共建共享共贏,構建產學研轉創深度融合機制。學校理順產教深度融合對接點和校企合作共贏點,提出校企命運共同體建設的方法和途徑,規劃遠期建設目標,形成創新驅動產學研轉創共同體發展機制。一是加強產學研轉創平臺建設。建立產學研轉創研究中心,加強校企合作體制機制研究,搭建職教集團(聯盟)和產業學院等為核心的校企深度合作平臺,凝聚政行校企合力,對接區域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快速升級對人才培養的新需求。二是探索教育鏈、產業鏈交叉融合發展模式。學校牽頭組建中國機器人職業教育產教聯盟、測繪地理信息職業教育集團、黃河流域職業教育聯盟等,覆蓋更廣泛企業,實現資源共建共享;制定中國水利職教集團作為國家級示范性職業教育集團的建設方案,構建符合各利益主體的治理體系,提高教育資源的利用效率,打造我國具有水利特色的職教品牌。三是依托校友資源的紐帶作用,搭建校企合作橋梁。充分發揮學校作為黃河流域水利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搖籃的優勢,集聚校友資源,助力校企合作內涵提升,廣泛發動企業中的優秀校友居中聯絡校企雙方,提升校企合作深度和廣度,筑牢校企合作基礎。

立足區域和行業發展,探索服務貢獻能力提升路徑。學校根據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大國家戰略要求,充分發揮水利、測繪等專業優勢,利用學校社會培訓基地的輻射作用,為保障黃河流域水安全和生態安全提供現代信息技術支撐和高素質技術人才支持。一是組建技術應用科研平臺,加大黃河水患治理力度。學校圍繞水沙調控、生態環保,依托國家級科技平臺“黃河之星眾創空間”“河南省黃河中下游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5個省部級科技平臺及“開封市黃河冰凌災害監測預警重點實驗室”等21個市廳級科技平臺,開展科學研究,在保障黃河流域生態安全的基礎上治理黃河水患。二是開展黃河生態環境保護科技創新,建立科學的監管和治理機制。利用學校河南省衛星遙感應用分中心,開展導航與位置、無人機智能測繪等服務,助力擦亮“黃河眼睛”,為水利部、黃委會精準治理、開發、管理黃河提供科技創新支撐。三是組織規模化社會培訓,填補技能人才短板。學校不斷加大社會培訓工作力度,先后建成“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培訓基地”“水利部干部培訓機構”“教育部職業院校校長培訓基地培育單位”“河南省高技能人才培養培訓基地”等。

立足提升治理能力,構建高職內部質量保障體系。高水平高職學校應該有高水平的管理,要遵循高等職業教育運行規律,構建起完善的治理體系和治理機制。學校不斷深化內部治理體系變革,以完善學校章程為引領的制度體系建設為切入點,進一步完善理事會、學術委員會等人員結構,探索以專業群為基礎的基層治理組織和新型教學組織建設,校企合作共建新型產業學院,研發開放共治的治理結構框架。經過不斷探索和實踐,學校把黨委領導、校長負責、教授治學、民主管理等要求落到實處,建立起完善的內部質量保證體系,有效激勵全體師生和廣大校友為學校發展貢獻力量、創新工作,逐漸形成校本特色質量文化。

立足校企雙向融通,優化高職師資隊伍建設。高水平院校的建設,支持發展的隊伍建設是關鍵,學校在建設高水平師資隊伍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一是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學校通過制定“雙師”認定新標準,實施“雙帶頭人”培育工程,打造了德技兼備、育訓皆能的骨干教師隊伍。二是打造高端科技創新隊伍。學校通過大力引進高層次人才,聘請和培育具有絕技絕藝的技術技能大師,組建兩個國家級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和4個省級團隊,并建設理念先進、功能前沿的教師發展中心,致力于教科研的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為本科及研究生層次職業教育儲備學科人才。三是建立科學的師資隊伍監管機制。研究“雙高”院校隊伍建設的組織模式和融合發展機制,建設教師發展激勵制度,開展教師績效評價機制改革,以激發教師隊伍活力。

(作者系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

《中國教育報》2022年10月11日第6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国产精品一级AV在线播放|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精品秒拍| 2020国产欧洲精品视频|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瑜伽| 久久91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äv永久无码精品天堂久久 | 久久91精品国产91| 国产精品视频白浆免费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天堂| 国产精品91av| 国产精品看高国产精品不卡|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三级视频| 午夜精品美女写真福利| 三上悠亚精品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大片51精品免费观看| 97久久超碰成人精品网站|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国产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 国产精品宅男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精品亚洲国产成AV人片传媒| 国精品午夜福利视频不卡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免费加勒比| 91精品国产自产91精品 | 国产亚洲婷婷香蕉久久精品| 久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婷亚洲片国产一区一级在线 | 国产精品无码亚洲精品2021| 亚洲第一精品电影网| 久久九九国产精品怡红院| 成人无码精品1区2区3区免费看| 免费精品国自产拍在线播放| 国语自产偷拍精品视频偷| 95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各| 99精品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堂|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538prom精品视频我们不只是| 久久九九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