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詩畫中國》:跨越時空 與美對話

發布時間:2022-12-02 作者:田梅 來源:中國教育報

美具有引人向上向善的力量,而當這種美植根于我們自身的文化傳統之中,它所蘊含的力量便更加持久和深厚。近期熱播的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大型文化節目《詩畫中國》,以“詩畫合璧”的全新樣態,為觀眾呈現了一幅賞心悅目的中華文化壯美圖景。

詩畫合璧,構筑經典永恒的文化寶庫

“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當代中國文化的根基,也是中國文化創新的寶庫。一檔文化節目的創作,離不開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一“根魂”的堅守。《詩畫中國》從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汲取精髓,深深植根于本國、本民族的歷史文化沃土,由此構筑起一座經典且永恒的“文化寶庫”。這座“文化寶庫”的核心載體即詩與畫,二者同為中國最古老也最具生命力的文化創作活動,記錄著中華文明的發展歷程,傳承著中華文化的脈絡,彰顯著中華民族的精神。

“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是中國傳統繪畫的鮮明特色。中國自古以來便具有題畫詩這種詩歌類型,也有許多兼具詩人與畫家雙重身份的古代藝術家。畫與詩緊密嵌合的中國畫,逐漸發展為世界美術史上獨樹一幟的藝術樣式。因此,《詩畫中國》“詩詞壯志,丹青抒懷”的創作思路,是懷著一顆至真至誠的敬畏之心,走進歷史深處,與詩人畫家展開跨越古今的心靈對話,探尋中華文明的迢迢源流。

基于此,畫作的選擇便成為整檔節目的首要工程。主創團隊整理了近200幅畫作,經過專家團隊的層層把關,反復修改了近20次才確定最終60余幅畫作,時代跨度上覆蓋了從魏晉到明清近2000年的歷史,其中有《韓熙載夜宴圖》《五牛圖》等傳世名畫,也有如范寬的《溪山行旅圖》、李唐的《萬壑松風圖》、仇英的《赤壁圖》等諸多大師名作。詩詞的選擇同樣重要,導演組從近300首古詩中挑選出上百首與畫作相匹配的詩詞,其中有珠聯璧合之作,如王冕的《墨梅圖》與題畫詩《墨梅》;有互為靈感的彼此致敬,如仇英的《潯陽琵琶圖》取材自白居易的《琵琶行》;有主題共通之下的巧妙搭配,如王維筆下的“灑空深巷靜,積素廣庭閑”,正與《江干雪霽圖卷》意境相合……讓節目真正做到“詩畫合璧”,帶領觀眾體會“納山河萬景,涵上下千年”的中國詩畫之美,潤物無聲般構筑起對本國、本民族文化根脈的堅定自信。

守正創新,打造多元一體的藝術盛宴

“滿眼生機轉化鈞,天工人巧日爭新。”構筑起詩畫合璧的文化寶庫之后,如何立足傳統、守正創新,激發傳統文化的當代生命力,打破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的隔閡,是節目創作過程中更為重要的命題,這也是“兩創”的核心環節。

《詩畫中國》延續了總臺“思想+藝術+技術”的創作理念,著力拓展傳統文化當代表達的深度與廣度,精心打磨既體現中華文化精髓、反映中國人審美追求,又能夠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符合世界進步潮流的文藝精品,開辟出厚重而經典、創新而多元的文藝新境。

新境之“新”首先體現在傳統文化與多種藝術形式的融合。整檔節目沒有設置固定的形式標簽,而是量體裁衣,為每一幅畫尋找最確切的表達方式。節目全面融合了歌曲、舞蹈、戲劇、曲藝等多種樣態,融入京劇、評彈、武術、朗誦、音樂劇、肩上芭蕾、木偶劇、鋼琴、琵琶等多重藝術手段,真正打造出一場底蘊深厚、古今交融的文化盛宴,一座審美多元、形式多樣的藝術殿堂。如在展現馬遠作品《水圖》時,任敏、王西、陳添以一曲水下舞蹈,再現了畫家筆下的十二種水形、水意,最終創造出“上善若水”的唯美意境。再如,展現明代畫家徐渭筆下的《雜花圖》時,鋼琴家郎朗置身水墨場景中,與樂隊一同用數字化“水墨交響”的形式,在黑白琴鍵與水墨之間呈現出“等量齊觀”的文化哲思。 

新境之“新”還體現在先進科技手段對傳統文化的賦能。節目將CG、AR等先進技術手段,與詩、畫、音、舞、劇、曲等藝術形態相融合,配合以電影級別的拍攝與制作,令中國詩畫“躍然紙上”,還原出可游可居的詩畫“桃源”。如《溪山行旅圖》中,壯美山景通過CG技術立體化重塑,千百年來未曾相遇的畫中三人得以共享山水之樂,而這背后則是中央美術學院的師生對畫作長達兩個月的拆分、重繪、建模。又如,在展現南宋畫家李嵩的《貨郎圖》時,節目采用沉浸式動畫,以孩童視角打造出貨架上琳瑯滿目的“小天地”,觀眾跟隨韓昊霖的步伐一同進入古畫,沉浸式感受南宋的風土人情和古代商業貿易的繁榮發展。

仰賴于整個團隊包括諸多外援的協同合作,節目給觀眾帶來了極富沖擊力的全新感官體驗,讓傳統文化與美術作品煥發新顏,碰撞出更豐富的文化內涵表達,延伸出更深廣的現實意義。尤其是,很多節目在學校和學生中間廣受好評,作為美育課堂的延伸,在寓教于樂過程中,引領更多學生、年輕人深度體驗中華文化藝術的雅趣,引導他們成為中華文化的忠實守護者、傳承者與創新者。

鑄魂立心,拓展詩畫文化的育人維度

“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中國詩畫之美不僅在一個“藝”字,更在一個“格”字,許多傳世經典都貫穿著創作者對家國天下的深邃思考,對道德與品格的堅守;蘊含著中國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中積累的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道德觀。天下為公、民為邦本、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賢、天人合一、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講信修睦、親仁善鄰……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通過十組古語,集中提煉展示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而中國傳統詩畫則是這些觀念與精神的重要載體。

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經說過:“美育之目的,在陶冶活潑敏銳之心靈,養成高尚純潔之人格。”《詩畫中國》結合歷史背景和典故,深入挖掘詩畫背后的精神內涵,充分運用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道德教化資源,努力為當代人、為下一代人帶來跨越千年的精神滋養。例如,在展現唐代畫家韓滉的傳世之作《五牛圖》時,采用了創意動畫的形式,一頭頭形神各異的耕牛躍然而出,不僅呈現出一幅幸福的田園圖景,更蘊含著從古至今中國人民自強不息、砥礪奮進的精神密碼;再如展現趙孟頫等共作的《快雪時晴書畫合璧》時,廖昌永、阿云嘎二人以音樂劇的形式傾情演繹,傳遞出趙孟頫與黃公望的深厚師生情,勾勒出古代文人彼此敬重、傳承創新的治學傳統;又如展現清代書畫家、文學家鄭燮所作的《竹石圖》時,不僅以武術的形式展現了竹之風骨,更在康震老師的解讀中走進板橋先生傾心為民、正直高潔的一生……

天地有大美,人間有大德。千百年來,畫家詩人與山河對望、走過命運跌宕,立萬象于胸中,傳千年于毫素,從壯美天地走向壯闊胸襟,從月光朗照回歸心明澄凈,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和精神財富。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闡釋,只有超越器物層面,走進文化深處,尋求跨越時空的精神和鳴,才能讓作品真正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從而感染人、激勵人、塑造人。

(作者系《詩畫中國》制片人、總導演)

《中國教育報》2022年12月02日第4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91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7在线视频精品| 亚洲日韩中文在线精品第一| 蜜臀91精品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69堂| 91精品国产一区| 99精品视频在线在线视频观看 | 久久精品国产999大香线焦| 国产精品1024视频| 免费精品视频在线|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夜夜爽| 日韩精品亚洲专区在线影视| 久久久久久精品久久久|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app|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无码|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图片| 国内精品乱码卡1卡2卡3免费| 2021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1024精品视频专区免费| 久久精品日韩一区国产二区| 成人无号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剧情| 国产农村乱子伦精品视频| 第一福利永久视频精品| 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蜜芽| 精品91自产拍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国产小视频国产精品| 久久99精品一久久久久久| 91大神在线精品网址|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的天堂538| 亚洲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夫| 精品国产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麻豆av| 国内精品免费视频精选在线观看| 久久99青青精品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无码区二区三区| 欧美精品久久久久a片一二三区| 国产精品成人99一区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