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留學工作助推提升中國教育國際影響力

——訪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黨委書記、主任程家財

發布時間:2022-12-22 作者:本報記者 王若熙 楊桂青 來源:中國教育報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堅持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完善人才戰略布局,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不斷提高教育國際影響力,是“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重要前提。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就已經提出“我國教育的國際影響力加快提升”這一重大論斷,此后,這一論斷成為教育界的重要議題。作為教育對外開放的重要組成部分,留學工作為提升中國教育的國際影響力做了哪些工作?我們就相關問題采訪了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黨委書記、主任程家財。

為提升中國教育國際影響力作出重要貢獻

記者:留學工作是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面向世界的窗口,您親身感受到的中國教育國際影響力是怎樣的?

程家財:隨著我國綜合國力持續提升和國際影響力不斷擴大,中國教育國際影響力也隨之不斷提升。從留學工作和教育國際合作與交流方面看,中國教育國際影響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留學生生源國。自改革開放到2021年底,我國各類出國留學人員數量800萬左右,學成回國留學人員數量550萬左右。留學人員遍及世界160多個國家和地區,1萬多所高校。

二是已成為亞洲最大、世界第三的留學目的地國。2010年教育部發布了《留學中國計劃》,目標是到2020年,全年在內地高校及中小學校就讀的外國留學人員達到50萬人次,其中接受高等學歷教育的留學生達到15萬人。根據教育部統計,2018年共有來自196個國家和地區的49.2萬名各類外國留學人員在全國31個省份的1004所高等院校學習。其中,接受學歷教育的外國留學生總計25.8萬人,占來華生總數的52.44%。《留學中國計劃》制定的目標,提前兩年實現。來華留學生的質量和層次大幅提升,這也是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影響力提升的重要體現。

三是對外中文教育成效顯著。據教育部統計,截至2021年底,18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中文教育,76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外國正在學習中文人數超過2500萬,累計學習和使用中文人數近2億。

四是中外人文交流助力國家總體外交戰略。黨的十八大以來,繼俄羅斯、美國、英國、歐盟之后,我國又同法國、印尼、南非、德國新建了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上述機制涵蓋了所有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覆蓋國家和地區約占全球經濟總量的1/2,地域面積的1/4,人口總量的1/6。人文交流與政治互信、經貿合作一道,共同構成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重要支柱。教育對外開放在推動文明交流互鑒、促進中外民心相通方面的重要作用進一步凸顯。

五是積極參與全球教育治理。全球教育治理方面,中國同46個與教育相關的重要國際組織建立了經常性的交流合作關系,在《教育2030行動框架》《APEC教育戰略》《全球高等教育學歷學位互認公約》《職業技術教育戰略(2016—2021)》等國際文件制定過程中發揮著建設性作用。近年來,中國先后主辦國際職業教育和培訓大會、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等一系列重要國際會議,各國代表親身感受到中國教育取得的發展成就,同時通過交流研討分享經驗做法,提出中國理念主張,共同推進全球教育治理。

六是已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教育對外開放總體格局。經過新中國成立70多年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的不懈努力,中國已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教育對外開放總體格局,學習借鑒國外先進知識、技術和經驗,培養高水平優秀人才,引進國外優質教育資源,促進教育事業改革發展,服務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支撐改革開放基本國策和整體外交事業發展,促進中外人文交流等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大大提升了中國教育國際影響力和國家軟實力,為新時代建設教育強國、助力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記者:留學人員在提升中國教育國際影響力方面發揮了哪些作用?

程家財:從歷史上看,留學人員在提升中國教育國際影響力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近代以來的留學生群體既是近現代中國社會發展和現代化進程的產物,也推動了中國現代化進程,推動了中國傳統教育的轉型和現代教育的發展。中國現代學科的建立和發展,一方面是中國傳統學科向現代轉型的結果,另一方面也是學習、借鑒西方學科的結果。在此過程中,留學回國人員學成回國后對中國現代學科的建立和發展作出了開創性貢獻。

改革開放以來,在鄧小平同志擴大派遣留學人員重要決策推動下,我國形成了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留學潮”。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總書記“支持留學、鼓勵回國、來去自由、發揮作用”的留學人員工作方針指引下,我國“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形成了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回國熱”。大批留學生學成后回到國內大學發展,并成為高等教育領域的重要力量,是中外教育合作與交流的重要載體。這種持續的交流與合作,加快了中國教育現代化的步伐。

助力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

記者:對每位留學人員來說,安全是首位。留學服務中心承辦的“平安留學”行前培訓項目做了大量工作。您認為“平安留學”的核心是什么?

程家財:留學人員是黨和人民的寶貴財富,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有生力量。在外留學人員的安全問題,一直是黨中央關心、媒體關注、人民群眾關切的重要問題。留學服務中心受教育部委托,承擔出國留學人員行前培訓工作和平安留學工作,為我國公民出國留學起到了保駕護航的作用。

一是平安留學的理念已漸入人心。截至2021年底,“平安留學”項目線下培訓人數超過25萬,線上培訓人次超過160萬,各類宣傳推廣活動覆蓋人次超過1300萬,為廣大學子實現“留學夢、報國志、平安行”保駕護航。“平安留學、健康留學、文明留學、成功留學”的理念已漸入人心。

二是把黨和國家對留學人員的關心關愛及時傳遞給留學人員。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我們通過開展一系列線上線下活動,及時傳遞黨和國家對留學人員的關心關愛。我們組織相關專家編寫《海外留學人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指南》《出國留學人員健康指南》。根據疫情防控政策要求,適時推出“平安留學伴你行——抗疫同心、守望相助”云端開講活動,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和駐外使領館代表在線解答留學人員和家長普遍關心的問題并提供合理建議。在海外疫情日益嚴峻之時,推出“平安留學伴你行——留學跡路”系列活動,在網上舉辦圍棋、象棋等比賽,吸引來自65個國家和地區的7853名中國留學人員報名參與,累計觸達人次近3000萬。隨著海外疫情形勢變化,為進一步增強海外留學人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我們舉辦了“留學版開學第一課”網絡直播活動等。

三是厚植留學人員愛國情懷。充分利用教育部“平安留學”培訓工作平臺,開展愛國主義、文化傳統、革命傳統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弘揚留學報國傳統,厚植留學人員愛國主義情懷,把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貫穿留學工作全過程。

記者:為實現黨的二十大提出的“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的戰略目標,我國鼓勵和吸引大批在外高層次留學人員回國就業、創業,留學服務中心有哪些利好政策?

程家財:在此方面,我們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一是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服務質效大幅提升。申請人通過系統實名認證后可直接獲取相關信息,最大限度簡化申請材料,優化工作流程,縮短審查周期,認證結果也由傳統紙質證書升級為電子證照。中心還為急需引進的高層次留學人員開通認證綠色通道,千方百計為服務留學人員回國就業創業提供便利條件。

二是留學回國人員數據庫和國外教育資源數據庫初步建成。數據庫涵蓋全球161個國家和地區的1萬余所高校及其所頒發的涉及約3.9萬個專業的7756種學歷學位證書(高等教育文憑)。

三是為留學人員提供全天候招聘服務。自2012年以來,留學英才招聘會已成功舉辦18屆,累計吸引數千家用人單位參展,提供崗位數十萬個,為十余萬名留學人員提供了優質招聘服務。中心創新打造了“留學人才云招聘”平臺,在全國范圍內吸引廣大用人單位入駐,為留學人員提供全天候、全地區、多渠道的招聘服務。

四是“春暉計劃”引領海外留學人員發揮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春暉計劃”不斷加大工作力度、創新實施舉措、提升服務質量,累計共資助來自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7000余名海外高層次留學人員,回國開展考察訪問、學術交流、科研合作、就業和創新創業。留學人員通過“春暉杯”大賽回國創辦的近1000家高新技術企業遍布全國83個城市。

    讓中國故事在世界傳播得更遠更響

記者“留學中國”品牌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果?體現了中國教育國際影響力哪些方面的提升?

程家財:一是“留學中國”教育展成為世界了解中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窗口。自1999年以來,我們先后在30多個國家舉辦了“留學中國”教育展,吸引外國自費留學生來華學習。截至2019年底,累計參展的中國院校1969所次,在國外50多個城市舉辦展覽181場,促成中國院校與外方院校達成教育合作協議300余份,參觀人數累計逾55萬人次。

二是開創性做好留華校友工作,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好聲音。通過來華留學生征文比賽等活動,組織好來華留學生、留華畢業生校友,以自己在華學習、工作的親身經歷,講述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通過世界語言讓中國聲音傳播得更遠更響。

三是用好國內、國際兩種人才資源,為用人單位招聘國際化人才提供服務。為滿足“一帶一路”企業對國際化高層次人才的需要,充分利用好國內、國際兩種人才資源,促進人才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自2016年至2019年,我們共舉辦了七屆留華畢業生招聘會。

記者:您認為我們在吸引國際學生來華留學方面,還有哪些工作可以推進?

程家財:一是加強來華留學宣傳力度,做強“留學中國”品牌。發揮“留學中國”教育展品牌效應,體現中國文化與教育的特色和實力,打造“留學中國”品牌,增強中國高等教育的吸引力。

二是為“一帶一路”倡議提供國際人才支持。堅持人才培養與實施國家戰略、調整產業分布同步謀劃、同步推進。實現來華留學人才與“一帶一路”倡議下國際人才需求的有效對接,促進人才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智力支持。

三是開創性做好留華校友工作。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我們要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留華校友活動,通過來華留學生、優秀畢業校友,以自己在華學習、工作的親身經歷,講述中國故事,傳播中國好聲音。

《中國教育報》2022年12月22日第9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青青青青久久精品国产h久久精品五福影院1421 | 最新国产精品剧情在线SS|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麻豆|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无码内射 |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9| 精品人妻无码区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黄AA片一区二区三区|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升级完成| 国产精品vⅰdeoxxxx国产|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影视 | 久久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老狼| 久99久无码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国产精品丝袜久久久久久不卡| 伊人久久精品影院|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老狼| 一区二区日韩国产精品| 亚洲无码精品浪潮| 精品国产福利盛宴在线观看| 潮喷大喷水系列无码久久精品|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福利片| 香蕉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在vr视频精品观看|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直播午夜精品|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尤物|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不| 久久亚洲精品专区蓝色区| 2017国产精品自拍| 国产精品免费视频一区| 亚洲精品无码av天堂| 国产色无码精品视频免费| 久久精品国产成人| 精品国产鲁一鲁一区二区| 精品无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精品91青草国产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