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筆談
黨的二十大在萬眾期盼與世界矚目之中,回顧過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闡述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和本質要求等重大問題,闡明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使命任務,擘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為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指明了前進方向、確立了行動指南。
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進行“三位一體”統籌安排、一體部署,強調“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深刻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教育的關心重視一以貫之,對新時代新征程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作用的強調與期待。在全國上下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各行各業奮勇爭先的形勢下,中共中央發出關于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決定,教育部黨組提出要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將黨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付諸行動、見諸成效。作為主流教育媒體機構,作為唯一的國家級專業電視臺,堅定宣傳黨的理論、路線、方針和政策,是我們的重要任務和職責使命,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辦臺方向,是我們的第一要務。教育電視臺黨委要把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全臺工作的頭等大事,第一時間傳達學習,第一時間安排部署,第一時間貫徹落實,力爭干在實處、走在前列。
在當前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媒體轉型發展、媒體深度融合,推進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的大背景下,如何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謀劃制定我們的發展戰略,描繪教育電視改革發展的美好藍圖,是新時代對我們的召喚。我們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對新時代教育工作、意識形態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站穩教育立場、強化專業視角,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揚長補短,把推動全媒體建設作為事業發展的重中之重,努力建成教育特色鮮明的一流新型全媒體機構,不斷提高服務部黨組中心工作的能力。
第一,堅定不移走全媒體發展之路。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宣傳思想、意識形態、新聞輿論和教育工作的重要論述,深入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媒體建設的重要論述,廣泛開展大調研、大討論。在今年開展中國教育電視臺“十四五”規劃調研的基礎上,繼續加大調研范圍、力度,開展工作討論,進一步凝聚融合發展共識,匯聚全媒體發展力量。不斷提高運用全媒體思維、方式、手段講好中國教育故事的能力。善用信息化之利和移動互聯網之便,把全媒體發展之路貫穿到新聞宣傳、節目制播、技術升級各環節、全過程,把更多優質內容、先進技術、專業人才向新媒體平臺匯集、向移動端傾斜,形成電視和新媒體共融互通、資源集約、協同高效的全媒體發展布局。
第二,塑造教育新聞宣傳的全媒體格局。堅持黨管媒體、黨管宣傳,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以網絡傳播平臺為重要陣地,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形式和手段,精心策劃、集中報道,大力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網上網下同向發力、同頻共振,提升以《直通高考》《直通高招》《開學啦!》《老師好!》等為代表的節目品牌垂直精準傳播和服務能力。以媒體融合為抓手,全面升級“新聞全媒體采編平臺”,提升“中央廚房”的資源高效聚合能力、信息快速處理能力、新聞深度整合能力及多屏分發能力。加強與新華社等中央主流媒體機構的合作,深化與各地教育電視臺站、高校電視臺和商業網絡平臺的合作,探索在地方建立分支機構,不斷提升新聞資源聚合與整合能力,打造面向未來的主流媒體教育新聞集散地和全媒體信息傳播網絡。
第三,推動國家中小學電視空中課堂頻道建設。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推動教育公平。依托“天、地、網”架構,融合運用衛星、電視、互聯網構建教育教學內容共平臺生產、全流程智能協同的一體化傳播模式。充分利用衛星電視直播教學在全國農村、邊遠、民族地區覆蓋上的不可替代性,發揮其在網絡不通、信號不暢和有線電視網較為薄弱地區的作用,為當地學校提供直播課堂服務。進一步推進電視直播課堂標準建設。在總結《同上一堂課》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發揮國家級教育專業媒體的引領示范作用,推進電視教學課程體系的標準化、系統化建設,嚴把質量關、效果關,推動建立中國基礎教育電視課程國家標準,助力大規模在線教育。按照“移動優先”的原則,采用大數據等新型信息技術,提供“千人千面”的全平臺教育內容服務,努力形成中國“教育頭條”。
第四,為推動全媒體發展創造堅實保障。切實加強黨的建設,將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與臺工作實際有機結合,激勵黨員干部不斷提升運用全媒體做好新時代教育新聞宣傳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跟蹤先進技術和行業前沿,著力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革命成果融合應用,提升制播技術水平。加強安全技術裝備和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播出安全、網絡安全、設施安全等全流程安全管理,全面提升安防能力。不斷優化組織架構,推進全媒體內容產品與服務的生產流程再造,嘗試建設全媒體工作室等新型節目生產模式與績效考核新模式,構建具有教育傳媒特色、體現媒體深度融合要求的節目綜合評價體系。著力提升人才素質、改善隊伍結構,培養教育媒體專家型和綜合型人才,培養名主持人、名記者、名編輯,創新人才使用機制,多措并舉持續激發隊伍活力。
宏偉藍圖已繪就,催征號角已吹響,接續奮斗正當時。我們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在部黨組的堅強領導下,用務實、扎實、平實、切實的行動走好教育媒體融合發展之路,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鞏固壯大奮進新時代的主流思想輿論、加強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
《中國教育報》2022年12月23日第1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