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觀點
本報訊(記者 張欣)“近年來,職業教育的發展迎來前所未有的有利政策制度環境和社會市場環境,職業教育發展也取得歷史性成就。但是不能回避的是,職業教育吸引力仍與普通教育有著較大差距。”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城市學院黨委書記、校長劉林經過調研后發現,很多職業院校仍然沒有走出靠征集志愿補錄、低分數甚至無門檻仍招不滿計劃、招不到優秀生源的現實困境。
劉林認為,解決上述問題,關鍵在于職業教育自身要破除落后觀念,主動進行改革,以全面增強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適應性為重點,構建面向未來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針對當前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構建的主要短板,即“上有天花板限高、下無根基不穩、中間道路難通”,劉林建議,從以下3個方面入手進行改革創新:
一是重建初等職業教育,把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根基夯實。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要能真正“頂天立地”,必須從初等職業教育入手把基礎打牢。應從國家層面做好頂層設計,對目標、大綱、教材等關鍵環節統籌考慮,而實施層面不要再建新校“鋪攤子”,而是走職普融通的路子,即在現有小學、初中學校普遍開設職業認知課、生活技能課,結合勞動教育,通過行業參觀、職業體驗、模仿制作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從小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動手能力、工匠精神,為未來職業選擇、職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同時也有利于從娃娃抓起,消除對職業教育的偏見,在孩子們心中樹立職業教育的良好形象。
二是優化中等職業教育辦學定位,把職普融通的“梗阻路”修通。當前,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最大的痛點也是最關鍵的環節,是中等職業教育的定位問題。應從辦學定位著手對中職學校進行全面改革,由以就業為目標設置專業、課程、教學內容,改革成為寬口徑、對應高校專業大類設置專業,課程和教學內容以為高等職業教育提供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服務為主,同時做好“四個強化”,即強化文化知識培養、強化科學素養教育、強化職業道德養成、強化工匠精神塑造,為培養新時代高水平職業人才打下堅實基礎。此外,中等職業學校加快整體定位改革的同時,應立足市場需求加強辦學特色建設,有條件的地方應支持中職學校建設成為綜合高中、科技高中、藝術高中、外語高中,打造一批新型高水平職業學校。
三是拓展高等職業教育辦學格局,把限制學生持續發展的“天花板”打破。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積極滿足產業升級對高層次職業人才的迫切需要,應加快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發展,同時適時開展研究生層次職業教育試點。
對于如何落實中央提出的本科等高層次職業教育穩步發展的要求,劉林認為,應該少建新校,更多地利用現有高等教育資源,在穩定高等教育總體規模基礎上,積極調整高等教育類型結構,鼓勵應用型普通本科高校、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單位參與高層次職業人才培養,從而使職業教育得到充分發展。
“在這點上,必須扭轉一個狹隘觀念,即只有校名帶職業的才是職業院校,只有職業院校才能辦職業教育。”劉林表示,在本科總體規模、辦學質量已經穩定的情況下,建議有意愿的應用型本科院校舉辦本科職業教育,從而全面優化高等教育結構,更好地服務現代化強國建設。
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應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早日建成層次完整、內在貫通、外聯順暢的開放體系,建成讓不同稟賦不同志趣學生可以自主選擇、多元成長的育人體系,讓每個孩子的人生都能出彩成為現實。”劉林說。
《中國教育報》2023年03月09日第5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