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培養高質量教師 夯實科學教育基礎

發布時間:2023-03-17 作者:馬永全 來源:中國教育報

加強基礎研究,夯實科技自主自強根基,迫切要求在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而加強科學教師隊伍建設、提升科學教師培養質量成為做好科學教育加法的關鍵。去年5月,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小學科學教師培養的通知》,強調了科學教師培養的重要性。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加大對小學科學教師培養培訓力度,促進小學科學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話題備受關注。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全民科學素質行動取得顯著成效,科學教育體系逐步形成,科學教育內容和方式也逐步完善,全民科學素質水平大幅度提升。在取得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當前我國基礎教育科學教師隊伍與建設高質量科學教育體系的要求仍有差距,科學教師數量不足、專業性不強以及專業化水平不高等問題已成為影響科學教育高質量發展、制約科技創新人才早期培養的突出因素。

基礎教育階段科學教育對學生科學素養的形成,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科學教育能在潛移默化中激發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其科學家潛質、愿意和獻身科學研究事業信念。因此,科學教育必須從兒童抓起,重視中小學科學教育在提升公民科學素養、建設創新型國家中的奠基作用。要充分發揮中小學科學教育在兒童科學興趣培養、科學志向樹立等方面的重要使命,使基礎教育真正成為科技人才培養的源頭活水。同時我們也要清楚地看到,基礎教育是教育的起始階段,基礎教育教師在學生成長中發揮著重要的啟蒙作用。特別是科學教育教師,往往是學生心中科學種子的播種者、科學興趣的引導者和呵護者,是促進青少年兒童成長為具有科學素養的基礎研究人才的關鍵所在。只有建設一支高質量的科學教師隊伍,才能有效貫徹落實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的要求,從源頭上夯實高水平科技人才培養基礎。

完善科學教師培養體系。科學教育的普及必須要以高質量的科學教師隊伍作為基礎性支撐。一是師范類大學和綜合大學要設置科學教育專業,擴大科學教育招生規模。各類高校要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加強小學科學教師培養的通知》的要求,根據國家要求和自身辦學特色,對小學科學教師隊伍需求進行精準測算,結合師范生公費教育、“優師計劃”、“特崗計劃”,及時對專業設置進行調整,積極整合校內外優質資源開設科學教育專業,擴大科學教育專業招生規模。同時,也可以在此基礎上立足科學教育的綜合性,強化學科橫向聯系,鼓勵小學教育專業的學生輔修其他理工科專業或核心課程模塊(微專業),拓寬專業基礎,培養高素質專業化小學科學教師隊伍,在源頭上保障科學教師隊伍的持續供給。二是鼓勵相關理工科專業參與小學科學教師培養。師范院校可以通過擴大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地理科學、教育技術學等師范類專業以及主修理工科的小學教育專業招生規模,通過加強理工科教育教學實驗室建設,創新教學方法,強化教育實踐等多種方式將具有理工科專業背景的學生培養成能勝任科學課程教學任務的教師,有效滿足對科學教師的需求。三是建立高等院校與科研機構的協同培育機制。師范院校或綜合大學可以通過協議,與相關科研院所、科技館、博物館、天文臺、植物園及其他科普教育基地、高新技術企業等建立合作關系,充分利用社會科普資源、科技創新第一現場開展教研,優化教師培養,全面提升教師創新開展科學教育活動的能力。

制定科學教師培養標準。教師是科學教育教學變革成功與否的關鍵力量。從世界范圍來看,各發達國家都試圖通過制定相應的科學教師專業標準來引導和規范科學教師的培養,進而提高科學教師隊伍的整體質量。目前我國科學教師培養還沒有獨立的標準,還沒有明確的基于學生年齡特征和興趣的科學教師能力標準的要求。國家應該進一步制定和完善“科學教師培養標準”,依據不同年級科學課程要求,研究設立國家科學教師培養標準。將科學教師培養標準作為科學教師培養和考核的依據,以此保障科學教育的有效實施。

探索科學教師協同培養機制。培養高水平科技人才,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一是要加強師范院校或綜合大學與科研院所的協同合作,充分發揮科技界的專業優勢和資源優勢,積極參與到科學教師隊伍建設中來。二是深化師范院校、地方政府、小學協同培養機制,發揮一線小學教師、科技輔導員等對師范生培養的指導作用,聚焦科學教師專業核心素養與科學教育實踐能力培養協同創新。三是推行師范院校與理工科大學協同合作,通過共享優質課程、互認學分、互派教師等方式,促進科學教師的培養。

強化科學教師職后培訓效果。科學教師在職培訓是推進科學教師持續專業成長的重要保障。一是教育部門和學校要加強對在職科學教師工作現狀的調研,了解一線科學教師專業發展的需求,有針對性地精準設計科學教師專業能力提升項目。二是完善科學教師培訓體系,依據相關要求,建成一批高質量科學教師系列培訓課程資源,支持教師常態化研修。三是推動科技工作者參與科學教師培訓,通過讓中小學科學教師走進科研院所,讓教育專家、科學大家與科技工作者直接授課等多種形式,讓科技界的教育資源成體系、持續性地賦能中小學科學教師培訓。

(作者系伊犁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育科學研究所教授)

《中國教育報》2023年03月17日第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八戒| 九九在线精品视频专区| 99re热这里只有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碰碰| 国产精品久久永久免费| 国产亚洲综合成人91精品| 国产精品三级av及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精品无人区麻豆乱码1区2区| 亚洲国产婷婷综合在线精品| 伊人久99久女女视频精品免|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专区| 99久久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 | 自怕偷自怕亚洲精品| 国产亚洲精品激情都市| 国产在线精品二区赵丽颖| 国产精品视频yuojizz| 午夜不卡久久精品无码免费|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日韩一区国产二区| 亚洲精品国产免费|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成人| 国产日韩精品无码区免费专区国产|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综合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9高清| 99热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166| 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国产精品| 热99re久久精品2久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 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冢本| 人人妻久久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 人成精品视频三区二区一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语自制 | 尤物国产精品福利三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四虎| 91麻豆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 999国产精品999久久久久久|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综合| 久久精品隔壁老王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