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史望穎 通訊員 王國海)非遺如何賦能鄉村振興?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張劍峰非遺科研創新團隊”給出的答案是:推進傳統工藝振興,不斷豐富非遺的應用場景。近日,寧波奉化區西塢街道雷山村的“喜曼藍富”非遺共富工坊內,該校副教授、藍印花布印染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張劍峰身著傳統技藝植物印染的裙子,手上拿著新印染的藍布,在給婦女們講解藍印花布的印染、制作、設計等課程。
2021年11月,學校支持成立了“張劍峰非遺科研創新團隊”。“我覺得制作藍印花布更多的是一份社會責任。”張劍峰說,作為傳承人,不僅要讓這項傳統工藝更好地存續,更要讓它成為推動共同富裕的“法寶”。
《中國教育報》2023年03月20日第4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