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如何培養哲學社會科學博士生的實踐創新力

發布時間:2023-04-10 作者:閆廣芬 尚宇菲 來源:中國教育報

博士研究生作為教育體系中的塔尖,其核心能力培養對整個教育系統具有重要的基礎與導向作用。哲學社會科學是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動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作為理論研究的高層次后備人才,哲學社會科學博士生必須直面社會現實、肩負時代使命。

然而當前,不少哲學社會科學博士生還難以做到“扎根中國大地”做學問,其解決現實問題、服務社會需求的意識與能力尚有待提高。為此,高校需要從厘清實踐創新能力的內涵、改變單一學術性的培養理念、推進協同育人等角度,切實加強哲學社會科學博士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培養,從而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

把握培養價值意義

實踐創新能力是發展與繁榮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基石。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要求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從歷史與現實、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角度回應“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的時代課題。作為專業領域的高層次人才,哲學社會科學博士生肩負聚焦中國問題、凝練中國經驗、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術體系的時代使命,應樹立中國主體意識,回應中國社會改革發展的理論與實踐需求。當前,有關培養單位要推動哲學社會科學博士生扎根中國社會與現實土壤做學問,須以扎實的實踐創新能力為根基,注重學生社會實踐、服務社會需求意識與能力的培養。

實踐創新能力培養是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著力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研究生教育迅速發展,已步入研究生教育大國之列。質量建設是由“大”到“強”的重要一環。當前,研究生教育必須堅持“四個面向”,切實提升支撐引領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現實需求的能力,培養學生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以及知識創新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哲學社會科學博士生是研究生教育的主體,培育他們的實踐創新能力,有助于推動我國研究生教育提質增效、由“大”到“強”。

實踐創新能力培養是回歸教育初心的必由之路。經濟社會的發展與知識生產模式的轉型,促使博士研究生的培養目標、主體、方式發生了重要變化,博士研究生教育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學術職業不再是唯一的就業選擇,單一的學術性教育已不能滿足個體走入社會、獲得可持續發展的需求。當前,在注重哲學社會科學博士生學術創新能力培養的同時,還應更加關注其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促進其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從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回歸以人為本的教育初心。

厘清現實問題根源

實踐創新能力的內涵尚未厘清。相對科研創新能力而言,博士生的實踐創新能力主要指以專業素養為根基,運用跨界融通的知識和方法深度參與實踐,在實踐中發現新問題或運用新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目前,有關博士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的理論研究及育人實踐相對較少,且大多集中在理工科博士生群體,哲學社會科學博士生實踐創新能力的內涵尚未得到明確,無法為育人實踐提供學理指導。

培養理念存在“重學術,輕實踐”傾向。在單一的學術型人才觀念下,受“五唯”評價體系、大學排名等管理理念與實踐的影響,哲學社會科學博士生培養陷入了重論文數量、重西方理論演繹的窘境,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尚未得到應有的重視。

培養過程呈現“缺機會,少平臺”弊端。首先,哲學社會科學博士生培養主要發生在高校場域,以學科領域為載體、以師門為單位,不同學科、不同師門之間互動交流不足,導致部分哲學社會科學博士生欠缺將所學融會貫通并應用于日常實踐的意識與能力。其次,高校與地方的協作不夠緊密,不少哲學社會科學博士生主要在所屬專業領域以思辨、演繹的方式進行知識創生,從而使得人才培養與地方的現實需求存在一定脫節。

探索培養嶄新路徑

以馬克思主義實踐哲學為基礎,厘清哲學社會科學博士生實踐創新能力的內涵。馬克思主義哲學具有鮮明的實踐性與創新性,本質上是最徹底的實踐哲學。以馬克思主義實踐哲學為基礎,從實踐—人學、實踐—歷史、實踐—價值三個維度出發,可以認為,哲學社會科學博士生的實踐創新能力是在“以人為本,經世致用”的核心理念下,以學術為基礎,走向社會、介入社會、服務社會的能力。它包括飽含人文關懷與人交往的能力、基于時代問題改造社會的能力以及打破事物界域全面融通的能力。

引入多元化人才觀念,通過學理指導、政策引導、輿論宣傳等方式,改變哲學社會科學博士生單一學術性的培養理念。隨著知識生產模式的轉變與博士研究生招生規模的擴大,博士研究生與學術職業的確定性關系逐漸松動,單一的學術型人才觀念已無法滿足個體與社會的需求。當前,應當拓寬哲學社會科學博士生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從培養純粹的學術人才,轉向為社會輸送高質量的高層次人才。如,以深入的學理研究為多元化的人才培養提供依據與方法,以適切的政策文本肯定博士生培養多元化的重要性,以生動的案例宣傳為博士生提供多元化就業選擇的參照等。面向現實需求輸出的高層次人才往往需要具備一定的實踐創新能力,這使人們在關注學術性之余,也能重視哲學社會科學博士生實踐創新能力及其培育。

建立“項目引領,協同育人,系統推進”的哲學社會科學博士生培養模式。當前,高校應以“扎根于中國大地、服務于新時代建設與人類社會的優質哲學社會科學高層次人才”為目標定位,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有效聯動地方。在高校場域中,以立德樹人為核心,發揮導師這一育人主體專業引領與人生引導的作用;以高質量課程、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的互動培養博士生實踐創新的思維與能力。在地方場域中,黨政機關與企事業單位應結合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組織內部建設等現實情況,通過提供實習崗位、發布研究課題等方式打造實踐平臺。高校與地方在形成育人共識的基礎上,可以通過建立信息庫、運行保障機制等方法來有效實現兩個場域互動。

(作者閆廣芬系天津大學教育學院院長,尚宇菲系天津大學教育學院博士研究生)

《中國教育報》2023年04月10日第6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一区精品视频|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水浒传|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一蜜桃|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影院| 国产精品视频李雅| 无码人妻精品内射一二三AV|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虚拟VR| 久久亚洲私人国产精品vA| 国产AV国片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93|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在线| H无码精品3D动漫在线观看| 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4| 一级做a爰黑人又硬又粗免费看51社区国产精品视 | 国产精品WWW夜色视频| 麻豆成人精品国产免费| www国产精品内射老熟女|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熟女 | 日韩精品亚洲aⅴ在线影院| 精品久人妻去按摩店被黑人按中出 | 国产在线观看麻豆91精品免费| 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91精品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偷窥|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热|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播放| 精品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久|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国产|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语音|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秦先生手机在线| 精品无码av无码专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av| 华人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无码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91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