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高校思政課要上出數字化“味道”

發布時間:2023-04-20 作者:汪俞辰 來源:中國教育報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進行“三位一體”統籌安排、一體推進。同時,提出要“推進教育數字化”,為新時代新征程進一步發展高等教育數字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在中國式教育現代化和教育數字化轉型背景下,推動高校思政課數字化轉型,已是大勢所趨、發展所需、改革所向。當前,以ChatGPT(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程序)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如火如荼,如何讓高校思政課也擁有數字“范兒”,成為思政課數字化轉型的實踐課題。

高校要深刻理解數字化轉型可能帶來的挑戰,充分做好防范工作。在此前提下,深度剖析人工智能技術在助推思政課數字化轉型中存在的“三重困境”——教學內容不新、教學實效不佳、教學平臺不強,并探索解決“教師如何教”“學生如何學”“平臺如何用”這三個現實問題,從而通過數字化賦能教師隊伍、教學資源、教學平臺“三位一體”建設,切實提高思政課教師數字化水平和教學質量,全面提升思政課立德樹人、鑄魂育人的實效。

數字賦能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指出:“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關鍵在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當代大學生是“網絡原住民”,是數字時代的“弄潮兒”。高校思政課教師要充分借助人工智能技術這個“增量”,全面提高教師數字素養和數字教學能力,在“教什么、如何教”上下功夫,講深、講透、講活黨的創新理論,特別是要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

一方面,要“請進來”,建好思政課堂。運用人工智能技術精準分析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程需求,生成符合學生風格、學生話語、學生情感的教學資源和策略,將可感觸、可視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與社會發展中生動鮮活的實踐素材引入課堂,將黨的創新理論轉化為通俗易懂的青春話語、網言網語,使學習更加貼近學生、課堂更加具有活力,使學生親身感受理論溫度和科技魅力完美結合的新興課堂。

另一方面,要“走出去”,善用社會大課堂。依托人工智能技術,不斷增強師生數字素養和數字思維,敢于走進“網端”、走上“云端”、破題“出圈”,利用虛擬仿真技術開展身臨其境的沉浸式教學,走入田間地頭、步入基層一線,將思政課堂“搬”到社會實踐第一線。在人工智能技術助力下,師生可以親身體悟黨的創新理論的深度和實踐偉力。

數字賦能思政課教學資源供給

思政課教學資源是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和教師隊伍建設的源頭活水,運用人工智能技術,能夠有效推動數字教育資源共建共享、互聯互通,賦能教師和學生,打造既有理論高度又能接地氣的思政課“能師”和“金課”,是提升思政課教學質量的關鍵一招。

一方面,要下足“鑄己”的功夫。思政課教師要依托國家智慧教育平臺、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網絡集體備課平臺、“周末理論大講堂”和人工智能技術支撐的數字資源平臺,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跨國別、跨區域、跨學校地學習數字化課程,將新穎、前沿的數字技術與學習培訓、課程解讀、教學改革、教學方式有機融合,在“學什么、如何學”上下功夫,真會、真用、真教思政教學資源,結合人工智能技術重構思政課教學中的重點難點,提高對教學內容的闡釋和解讀,從需求端滿足思政課教師對優質數字教學資源的運用。

另一方面,要做好“共享”的功課。思政課教師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的優勢,不斷探索和發掘地域優勢、學校優勢、專業優勢、人才優勢,有針對性地加大優質數字教學資源的開發,依托名師、名家、名校和“金課”,加大思政課優質數字資源的供給力度,共同建好數字教學資源庫、案例庫、重難點問題庫,從供給端實現對思政課優質數字資源的聚合。

數字賦能思政課教學平臺共享

國家智慧教育平臺的建設為教育數字化轉型奠定了堅實的平臺基礎,極大地推動了教育資源數字化與配置公平化。在此基礎上,把人工智能技術引入思政課教學數字化平臺建設,將為思政課教學搭建更加良好的、跨越時空的網上平臺,聚合起更高質量、更體系化、更多類型的數字教育資源,打造提升思政課教育教學質量的新場域。

一方面,要創新教育場景。思政課教師要積極創新資源教育平臺,在“用什么、怎么用”上下功夫,善用、愛用、妙用思政資源平臺,充分運用好虛擬仿真、數字孿生等技術和資源創設教學場景,將課堂延伸到田間地頭、工廠車間、科研院所、革命老區以及革命博物館、紀念館、黨史館等紅色資源基地,幫助其煥發新的活力,打造“云參觀”“云課堂”“云互動”等“線上+線下”教育教學新場域。

另一方面,要創新教學方式。人工智能技術是促進思政課數字化轉型和提高思政課教育質量的工具。思政課教師要打破傳統校園和傳統課堂的邊界,運用數字技術深入研究學生的學習模式、思維特質、心理特點,推動“線上+線下”融合互動,充分運用慕課、直播、短視頻等喜聞樂見的方式,讓課程中的理論“活”起來、人物“動”起來、事件“亮”起來,不斷增強思政課程的親和力和感染力,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運用人工智能技術賦能思政課教學,可以將思政課變得更加數字化、智能化和個性化,推動思政課數字化轉型和改革創新高質量發展;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情,根據學生的需求進行有針對性和有效的指導,從而提高思政課教學質量;可以使學生更加方便地接觸到不同地域、不同學校和不同學科的教學資源,更加高效地學習、交流和發展,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也要注意到,人工智能技術的不合理運用,將會導致人文學科發展衰落的趨勢、因數字技術的“異化”而產生的學術弊端、學生學術創造力和批判性思維的固化等現實性問題。

在未來的思政教育情境中,人工智能技術的廣泛應用至關重要。充分運用好人工智能技術這一把“雙刃劍”,才能更好地為實現更加優質的思政教育和更高質量的思政課建設提供強大動力,才能更好地為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培養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作者單位系南京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本文系南京工業大學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課題“‘大思政課’的體制機制及建設路徑研究”[SZ20230103]成果)

《中國教育報》2023年04月20日第7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vvvv99日韩精品亚洲|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免观看| 69精品久久久久| 久久国产精品萌白酱免费| 九九热这里只有国产精品|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AV| 精品久久综合一区二区| 久久久精品人妻久久影视 | 国产精品最新国产精品第十页| 国产精品国产自线拍免费软件| 精品69久久久久久99| 精品久久中文字幕有码| 精品国产自在现线久久| 精品国产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欧美成人| 午夜人屠h精品全集|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播下| 国产精品特级露脸AV毛片|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αv在线观看| 麻豆va在线精品免费播放| jazzjazz国产精品| 久久93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 久久久久一级精品亚洲国产成人综合AV区| 国产成人1024精品免费|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22|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HE| 久久96国产精品久久久| 久久99久久99精品免观看不卡| 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看| 2021国内久久精品|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一区| 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第20页| 一本之道av不卡精品| 成人无码精品1区2区3区免费看|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ww16 | 精品免费国产一区二区| 精品3d动漫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精品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免费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