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中國式現代化彰顯獨特價值優勢

發布時間:2023-04-27 作者:李永勝 何妮 來源:中國教育報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專論

中國式現代化極大地豐富了人類文明的價值形態,開創了現代化建設的價值創造新路徑,為世界上那些既想保持自身獨立性又想實現現代化的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可供選擇的價值創造方案與文明參考。

中國式現代化蘊含的獨特價值觀,是對世界現代化理論和實踐的重大創新。黨的二十大報告深刻闡明了中國式現代化的豐富內涵、鮮明特征、本質要求和推進原則,形成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系統理論體系,揭示出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價值觀,為我們增強中國式現代化的價值自覺與理論自信提供了深厚的精神滋養和思想啟迪。價值觀是世界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關于價值、價值關系的基本觀點。價值觀是一個體系、一個系統,它包括價值取向、價值目標、價值手段、價值實現、價值創造等,從價值哲學視角看,中國式現代化蘊含著豐富深邃的價值觀內容。

人民至上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價值取向。價值取向,是指價值主體確立的價值活動方向。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性質決定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價值取向是人民至上、以人民為中心。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和最大優勢。黨自成立以來,就把人民至上、為人民謀幸福作為黨的根本價值立場和價值取向。在黨領導的社會主義中國,人民是社會歷史的主體,是我們國家的真正主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與人民休戚與共、生死相依,沒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從來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團、任何權勢團體、任何特權階層的利益。黨的一切工作始終為了人民,緊緊依靠人民,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利益是黨的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黨的性質、宗旨、初心使命決定了黨領導的中國式現代化的價值取向必然是人民至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真正造福于人民。黨的二十大報告概括的中國式現代化的五個鮮明特色和九條本質要求,集中體現了中國式現代化為了人民、依靠人民、為人民發展的根本問題,體現了人民至上、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它使全體人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各方面的利益和需求都得到充分滿足和最大程度的實現,促使人的價值在現代化建設中得以大力彰顯和全面實現,為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價值基礎。

團結奮斗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價值手段。價值手段,是指主體實現價值目標的方式、方法、措施、工具等。團結生發力量,奮斗成就事業,團結奮斗是攻堅克難、開創未來的最強力量,是創造人民幸福的根本手段。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新時代的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是黨和人民一道拼出來、干出來、奮斗出來的,一切幸福都是團結奮斗出來的。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團結就是力量,團結才能勝利。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充分發揮億萬人民的創造偉力。”“黨用偉大奮斗創造了百年偉業,也一定能用新的偉大奮斗創造新的偉業。”團結奮斗是中國人民創造歷史偉業的必由之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現代化強國美好愿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個貫穿歷史、現實和未來的接力賽,需要一代代中華兒女團結奮斗、接續努力。歷史實踐證明,圍繞明確奮斗目標形成的團結,才是最牢固的團結,依靠緊密團結進行的奮斗才是最有力的奮斗。圍繞黨的二十大擘畫的中國式現代化的明確目標鑄成最牢固的團結,依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形成最有力的奮斗,就能匯聚成團結奮斗創造新偉業的磅礴中國力量,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人民美好生活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價值創造。價值創造,指創造價值客體,即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最終創造價值,使人們的生活更美好。所以,價值創造的實質就是創造價值客體和創造價值。中國式現代化的目標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這一目標,要靠我們緊緊抓住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這一“牛鼻子”,持續用情、用力、用功,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文明等方面進行價值創造,也就是在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基礎上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提高發展的水平、質量和效益,繼續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繼續扎實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繼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質言之,通過上述各方面的價值創造,創造出人民美好生活,更好地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國式現代化的價值創造,本質上就是努力創造人民美好生活。

人民幸福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價值目標。價值目標,就是指一定時期人們為之奮斗的理想模型。從唯物史觀視角看,社會發展是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的辯證統一。完整意義上的社會發展同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及其價值實現相一致,人是社會發展的現實主體,社會發展的實質是人的發展,人的發展是社會發展的根本目的所在。中國式現代化植根于中國社會歷史土壤,順應了歷史潮流,符合歷史發展規律,同時又滿足了中國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價值訴求,體現了發展為了人民、發展造福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社會發展價值論,從價值維度明確了人是現代化建設的目的而非手段,承載著實現人民幸福的價值目標。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以人民幸福為內核與標志,歸根到底要靠人民幸福的指數來衡量和檢驗。從黨的二十大報告闡明的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看,無論是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高質量發展,還是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抑或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其共同價值指向都是實現民族復興,都是造福人民、實現人民幸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這既是我們黨領導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新發展理念的‘根’和‘魂’。”這就深刻道出了人民幸福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價值目標所在。

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價值實現。價值實現,就是指價值主體作用于客體,使客體的潛在價值、內在價值轉化為現實價值,對主體產生實際良好效益的過程,也是一個價值目標的實現過程,是由理想價值變為現實價值的過程。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的中國式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體現了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辯證統一。從價值哲學維度看,中國式現代化創造的人類文明新形態,是中華文明特殊價值與全人類共同價值彼此融合的價值新形態。和平、和睦、和諧是中華民族五千多年一直追求和傳承的理念,以和為貴、協和萬邦、天下大同、和睦相處是中華民族歷來崇尚的價值。中國式現代化強調和平發展、合作共贏,主張自信自立、自尊自強,獨立自主做好自己的事情,同時又以馬克思主義的天下胸懷觀照天下,主張世界各國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倡導世界各國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繁榮也需要中國。”全人類共同價值傳承著中華文化的優秀基因,同時又契合各國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期待,反映各國人民的共同價值訴求,必然構成中國式現代化的價值實現。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必將創造人類更加美好未來的價值實現形態。

中國式現代化以其獨特的歷史創造,創造出人類文明新形態。中國式現代化以其獨特的價值創造,創造出現代化的價值新形態,即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團結奮斗的價值手段、人民美好生活的價值創造、人民幸福的價值目標、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價值實現等,它們共同構成中國式現代化的獨特價值觀,極大地豐富了人類文明的價值形態,為世界上那些既想保持自身獨立性又想實現現代化的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可供選擇的價值創造方案與文明參考。

(李永勝系西安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何妮系西安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中心研究員)

《中國教育報》2023年04月27日第5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国产精品秘入口福利姬网站| 日韩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免费|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一区二区| 99久久精品免费精品国产|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久久久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亚洲国产精品福利| 国产精品美女自在线观看免费| 欧美人妻少妇精品久久黑人| 99国产精品无码| 国产精品久久免费| 国产精品一级香蕉一区| 国产精品白丝在线观看有码|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久| 韩国三级中文字幕hd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一级毛片无码视频| 亚洲一区无码精品色| 亚洲人午夜射精精品日韩| 国产A∨免费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永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大伊香蕉精品视频在线导航| 乱人伦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精品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99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91精品久久久久|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香蕉| 日本一二三精品黑人区| 久久综合鬼色88久久精品综合自在自线噜噜 | 三上悠亚日韩精品| 国产伦精品免编号公布|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网站| 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麻豆精品国偷自产在线91| 日韩制服国产精品一区| 久久精品综合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