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如何全面提升中小學生科學素質

——《關于加強新時代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的意見》解讀

發布時間:2023-05-30 作者:本報記者 林煥新 來源:中國教育報

科學教育是提升國家科技競爭力、培養創新人才、提高全民科學素質的重要基礎。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關心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多次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黨的二十大又把教育、科技、人才進行“三位一體”統籌安排。

面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加速演進浪潮,面對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的目標要求,我國科學教育還存在著諸多薄弱環節。日前,教育部等十八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強新時代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的意見》,從課程教材、實驗教學、師資培養、實踐活動、條件保障等方面強化頂層設計,全面部署新時代中小學科學教育。

《意見》有哪些重點、如何落實?記者就此進行了采訪。

在“實”字上下功夫,改進學校教學與服務

在最新一次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中,記者發現,中小學生科學學業表現整體良好,約八成學生達到中等及以上水平。在最近一次舉行的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中,我國參測的四省市學生的閱讀、數學、科學成績在所有參測國家(地區)中均名列第一。

然而,一些地方和中小學對科學教育重視程度不夠,科學教育專業師資配備率低、缺口大,實踐教學實施程度較低,這些已經成為科學教育發展的關鍵瓶頸。

“基礎教育階段是‘孵化’學生科學精神、創新素質的決定性階段,中小學校的科學教育質量對培養學生科學素質至關重要。”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負責人告訴記者,《意見》堅持問題導向,著力破解現階段我國中小學科學教育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部署的首要任務就是做實學校科學教育,改進學校教學與服務。

具體來看,分為5個方面,一是健全課程教材體系,完善科學教育標準;二是深化學校教學改革,提升科學教育質量;三是創造條件豐富內容,拓展科學實踐活動;四是納入課后服務項目,吸引學生主動參與;五是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發揮教師主導作用。

“特別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要從源頭上加強高素質專業化科學類課程教師供給。”該負責人說。《意見》要求,各校由校領導或聘任專家學者擔任科學副校長,原則上至少設立1名科技輔導員、至少結對1所具有一定科普功能的機構(館所、基地、園區、企業等)。落實小學科學教師崗位編制,加強中小學實驗員、各級教研部門科學教研員配備,逐步推動實現每所小學至少有1名具有理工類碩士學位的科學教師。在公費師范生、“優師計劃”等項目中提高科學類課程教師培養比例,鼓勵高水平綜合性大學參與教師培養。

在“寬”字上做文章,用好社會大課堂

今年2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體學習時作出“要在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的明確指示。

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負責人認為,校外教育是我國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校內教育的有益補充與延伸。他介紹,近年來,我國校外教育飛速發展,持續加強科技館、博物館、青少年宮、兒童活動中心等各類優質校外場館(所)建設。同時,高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等也紛紛建立各類科學教育社會實踐基地,極大豐富了校外科學教育資源。但是,也出現了資源分布散亂、質量良莠不齊、供需對接不暢等問題。

針對以上問題,《意見》著重從3個方面發力。一是盤點、精選、補充資源,全面動員相關單位,加強場館、基地、營地、園區、生產線等資源的建設與開放,為校外教育提供物質基礎。二是強化供需雙方對接,明確開展科學教育的時間和次數要求,讓參與方式變“短期”為“常態”,實現校外科學教育與學校的“雙向奔赴”。三是加強宣傳介紹,加大對科學教育資源的宣傳推介力度,讓科學教育資源獲取方式家喻戶曉,相關資源唾手可得,讓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成為社會風尚。

“寬”還有另一層含義。18個部門參與中小學科學教育,各部門要干什么?

該負責人表示,科學教育涉及校內校外、課內課外,不僅內容廣泛,科學教育場館(所)、實踐基地、數字平臺、人才項目等相關資源也分散在各個部門、領域、行業,需要各方面齊抓共管,凝聚合力,形成聲勢。18個部門當中,有負責牽總頭、抓協調的,有負責宣傳發動、營造氛圍的,有負責組織動員、提供保障的,有提供資源、具體實施的,有提供智力支持、人員支持的,等等。大家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通過建立教育部門牽頭、有關部門齊抓共管的科學教育工作機制,形成“大科學教育”格局,全面系統推動科學教育落地見效。

在“同”字上找突破,做好相關改革銜接

加強新時代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如何與以往相關工作同向同行、有機銜接,是一道難題。

在《意見》部署中,“同”是第三個關鍵詞。

該負責人解讀,一是與規范校外培訓工作協同。引導科技類非學科培訓機構,既要傳授知識,又要立德樹人,培養學生科學精神。二是與科技類競賽同向。引導孩子們不僅要參加競賽,而且要培育“獻身科學”精神,不斷增強家國情懷。三是與“中學生英才計劃”“強基計劃”“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高校科學營”等各類英才計劃統籌。不能借科學和創新之名“一窩蜂”上項目,要明確側重,相互配合,共同服務于學生成長。四是與中高考改革同頻。完善學業水平考試命題,加強實驗考查,注重培養學生科學精神和實踐能力。總之,既要統籌增效,又不能增負。

科學教育資源廣泛分布在各個部門、領域、行業,經常出現資源重復建設、結構性缺項、供需雙方缺乏精準對接等問題,致使資源浪費或無法有效利用。對此,該負責人表示:“在現有科學教育資源和工作機制基礎上,我們將做好科學教育社會課堂陣地集群構建。充分利用數字化技術探索智能化管理,依托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科學教育’專題建設,搭建中小學科學教育研討交流平臺,以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方式,集成全國各類科學教育資源。通過‘菜單式’‘自助型’等模式,實現科學教育資源提供方與需求方的對接,提高利用效率。”

“力爭用3到5年時間使中小學科學教育有大的突破性進展。”該負責人說。

這也是全社會共同的目標。

本報北京5月29日電

《中國教育報》2023年05月30日第1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秒播| 日韩精品无码永久免费网站|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香港黄页精品视频在线|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高清 | 亚洲视频精品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99| 91午夜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vr视频精品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二区三区| 91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性色tv| 久夜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日韩一区三区| 精品高潮呻吟99av无码视频| 精品亚洲永久免费精品| 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777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 日韩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精品视频在线|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 亚洲国产精品国产自在在线| 亚洲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99久久香蕉国产色戒| 九九精品免视看国产成人|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男人的天堂| 凹凸国产熟女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电影网| 91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性色| 久久er这里只有精品| 久久福利青草精品资源站| 久久国产美女免费观看精品| 婷婷久久精品国产| 四虎影视精品永久免费| 在线精品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96| 无码精品国产dvd在线观看9久| 亚洲国产精品xo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