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如何把高等教育龍頭做強做實

發布時間:2023-06-12 作者:劉國瑞 來源:中國教育報

編者按

5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指出,“建設教育強國,龍頭是高等教育”。當前,在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的大背景下,如何理解并切實發揮好高等教育的龍頭作用,是高等教育工作者們必須思考并回答的重要問題。本期,高教周刊邀請專家就該問題展開探討,以饗讀者。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深刻闡明了建設教育強國的重大意義,指明了建設教育強國的方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教育強國,龍頭是高等教育”。

當前,要把高等教育這一龍頭做實做強,需要準確把握其基本意蘊,聚焦突出問題,在改革創新中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準確把握高等教育作為教育強國龍頭的意蘊

一般來講,龍頭意味著形象、作用和方向。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全局和應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高度來看,高等教育作為教育強國龍頭的意蘊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標識性。教育強國,一方面意味著最大限度地提高支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能力,以教育之強夯實國家富強之基;另一方面意味著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群眾對接受更好教育的需求,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近代以來,世界經濟強國的演進無不伴隨著世界科技中心和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轉移,而以歐美為主要代表的教育強國無不居于世界高等教育領先地位。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高等教育的實力、水平與貢獻是構成國家綜合實力的核心要素,是教育同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要求相適應、同人民群眾期待相契合、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的典型標志。

支撐性。高等教育是科技第一生產力、人才第一資源和創新第一動力的聚合點,在一體統籌推進教育強國、科技強國和人才強國建設,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倍增效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教育是實現科技自立自強、人才自主培養和知識體系自主建構的關鍵,在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供堅強的人才和智力支撐方面發揮著主力軍與生力軍的作用;在培養一代又一代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確保黨的事業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后繼有人方面發揮著基地與搖籃的作用;在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方面是“五路大軍”中的核心力量。

牽動性。高等教育作為構成社會資本和文化資本的重要因素,在影響基礎教育發展方向、拉動職普融通、促進學習型社會建設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高等教育作為知識、技術的生產者和師資的培養者,對于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的發展水平有著重要影響,特別是在以下幾方面具有重要的引導和保障作用:一是引導中小學生崇尚科學、探索未知,注重培養探索性、創新性思維品質;二是牢牢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和價值導向,用心打造培根鑄魂、啟智增慧的精品教材;三是樹立科學的人才觀、成才觀、教育觀,扭轉教育功利化傾向,形成健康的教育環境和生態等。

    聚焦制約高等教育龍頭作用發揮的突出問題

作為龍頭的高等教育是一個整體,必須在體系上是完整、堅實的,在功能上是健全、有效的。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高等教育發生了格局性變化,整體水平躍上新臺階,為教育強國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踏上新征程,高等教育要真正成為建設教育強國的龍頭,還有諸多需要破解的問題。其中,有三個問題應予以特別關注。

一是“雙一流”建設的效率與效力有待進一步提高。當今世界,國家間的科技競爭、人才競爭乃至綜合國力競爭,越來越取決于以一流大學群體為核心的高等教育體系的綜合實力。如果說高等教育是教育強國建設的龍頭,那么“雙一流”建設高校就是高等教育體系發展的龍頭。當前,在充分肯定“雙一流”建設所取得成績的同時,還需要提升“雙一流”建設的效率,在遴選原則、退出機制、考評方式、資源配置等方面進行積極調整,從而凸顯“雙一流”建設高校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區域發展戰略,以及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人才自主培養和自主知識體系建設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是高等教育實現區域協調發展的壓力仍然較大。教育強國既要能夠有效支撐區域協調發展,也要能夠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高等教育的區域協調發展不但關乎國家重大戰略的實施,也事關社會公平與共同富裕。目前,我國東中西部地區的高等教育差距問題尚未徹底解決,又面臨南北差距拉大的新情況。高等教育區域協調發展面臨更復雜的形勢,不僅有經濟活力、財政實力差距問題,還面臨產業加速升級帶來的不確定性和城市收縮帶來的巨大壓力。特別是涉及全國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95個地級老工業城市和25個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省會城市市轄區的老工業基地,一些地方出現了以經濟下滑、人口流失、產業轉型為標志的收縮現象,對當地的高校產生了重大影響。其中一些高校曾經是國家布局建設的行業特色高校,其實力下滑不但影響到教產城的協同發展,也影響到高質量高等教育體系建設目標的實現。

三是地方高校面臨復雜的生存與發展環境。教育強國的龍頭在高等教育,而高等教育的底盤在地方高校。當下,一些地方高校面臨地方財力不足與人口收縮交織的壓力。長期存在的地方財力不足問題,也使得部分地方高校在數字化建設以及學科、專業建設等方面缺乏有效支撐,面臨錯失發展機遇和無力實現新突破的窘境。嚴峻的生存壓力之下,地方高校亟待開啟新的發展空間。

    以“三化”為抓手大力推進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從教育大國到教育強國是一個系統性躍升和質變,必須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對標龍頭定位,推進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需要統籌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當前,應以普及化、數字化和國際化為主要抓手,著力提升高等教育創新發展水平。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方面奮力開新局。進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既是新的契機也是新的挑戰。推動普及化向高質量高水平發展,應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著力優化高等教育供給結構。根據科學技術發展態勢,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動態調整優化高等教育學科設置,加強科學教育、工程教育,加強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為我國加快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提供人才支撐。二是促進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均衡發展。繼續大力提高經濟欠發達地區的高等教育毛入學率,著力縮小地區之間的差距,增強中西部地區的高等教育活力。三是注重發揮高等教育在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中的牽動作用。堅持把高質量發展作為生命線,統籌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發展,加快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源源不斷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和技術技能人才。

在高等教育數字化方面主動超前布局。有關部門應強化系統思維和戰略思維,既要加快推進高等教育數字化轉型,也要在更高層次上謀劃數字時代的高等教育整體轉型。應通過加大中央財政支持力度等措施,縮小地方高校與部屬高校在數字化方面的差距,以數字化建設助推地方高校水平提升。應引導地方高校抓住教育數字化轉型的契機,著力拓展服務社會職能、開拓新的發展空間,依托數字技術發展繼續教育、終身教育,為建設學習型社會提供有效支撐。

在高等教育國際化方面有力應對變局。面對當前逆全球化等復雜形勢,高等教育應在開創文化交流新局面等方面有新擔當,特別是在維護國家安全、優化地緣交流合作格局方面有新作為。高校應進一步完善教育對外開放戰略策略,加強東北亞、中亞、南亞等周邊地區的教育開放布局,重視發揮地方高校在深化區域教育國際交流合作方面的作用。統籌做好“引進來”和“走出去”兩篇大文章,堅持扎根中國與融通世界相結合,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資源和創新要素,積極打造具有強大影響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

(作者系遼寧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員、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學術發展咨詢委員會委員)

《中國教育報》2023年06月12日第5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 精品人妻少妇嫩草AV无码专区| 精品国产日韩久久亚洲| 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国产精品亚洲lv粉色|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1尤物|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三级午夜电影| 2020国产精品亚洲综合网| 日本人精品video黑人|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加勒比 | 99re在线精品视频免费| 成人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精品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88aa四虎影成人精品| 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国产精品制服丝袜一区|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片|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青青青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伊人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久久99精品免费| 99在线精品视频|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本大道| 成人免费无码精品国产电影|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国产潘金莲| 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浴池 | 国产精品资源在线观看网站| 久久精品黄AA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av一坑 |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水| www.久久精品|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视频|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激情| 精品久久久久成人码免费动漫| 亚洲精品熟女国产| 久久国产免费观看精品3|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 久久精品视频16|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