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從楊叔子看“大先生”

發布時間:2023-09-07 作者:羅海鷗 來源:中國教育報

9月5日,華中科技大學老校長楊叔子院士90周年誕辰,其逝世也近一年。對楊叔子先生89年的人生歷程作一個深情的回望和深刻的追思,我們會發現,他是一個寓高貴于質樸,十分純真厚道而又聰慧過人的人,可以說是一位“大先生”。

詩詞造詣深厚的科學家

楊叔子是原華中理工大學(現華中科技大學)首位當選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也是第一位當選院士的華中理工大學畢業生。他曾擔任華中理工大學校長、中國人工智能協會副理事長等職務,長期致力于機械科學和工程的研究,在先進制造技術、設備診斷、信號處理、無損檢測新技術、人工智能與神經網絡的應用等眾多方面獲得了重要成果,尤其是他帶領團隊成功地解決了鋼絲繩斷絲定量檢測這一世界難題。他還是我國智能制造的首倡者和先行者,先后獲得國家級、省部級科技與教學重要獎勵20余項。

像我國老一輩優秀科學家一樣,楊叔子有極高的文化修養,是文理會通的優秀科學家。他不僅在屬于自己的自然科學領域有深厚的造詣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在人文學科、社會科學領域也有廣博的知識和深厚的修養,對人文經典和古詩詞研究頗深、出口成章。他還是一位詩人,堅持詩詞創作約60年,創作了700多首詩詞,2017年出版的《楊叔子檻外詩選》一書挑選了近400首。他擅長在演講和寫作中引經據典,用詩詞來豐富內涵,凈化心靈,激發才情,這也成為其演講和寫作的一個特色。他大力呼吁讓中華詩詞走進校園。

在多個方面提出許多新的理念

楊叔子十分重視思考,注重培養和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他經常對學生們說,上大學就是要做好三件事:學會做人,學會如何思考,學會知識及其應用。無論是寫文章,還是作演講,他都是思想、邏輯和文采俱全,常常會提出許多新思想。如大家熟知的,“一個民族,沒有現代科技,一打就垮;沒有民族文化,不打自垮。”又如,教育要“育人而非制器”,等等。這里主要講兩點。

第一,背靠“五千年”,堅持“三面向”。1983年,鄧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楊叔子在這個基礎上創造性地提出,教育工作應當背靠“五千年”,堅持“三面向”。我國有非常優秀的教育傳統,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背靠“五千年”的意思,但是有怎樣的思想感情,有怎樣的創造能力,有怎樣的個性,這一定要符合時代的要求,要堅持“三面向”。他強調,高等教育應當把中國的大學生培養成為有創新開拓能力的高層次人才。

第二,在關鍵科技領域沒有知識產權,就永遠不能真正自立。面對對外技術依存度遠超過歐美國家和日本、韓國,大部分關鍵技術依靠進口的現狀,楊叔子敏銳地提出,如果我們在關鍵科技領域沒有知識產權,就永遠也不能真正自立。

在中國大學掀起一場人文“風暴”

1993年1月,楊叔子成為華中理工大學第四任校長。此前,他連正副系主任都沒有擔任過。他的治校特點,有點像清華大學老校長梅貽琦“無為而治”的風格。他依靠文化,依靠黨委,相信同事,大膽放手,以文化人,潤物無聲,感染和引領廣大師生追求卓越,爭創一流。

楊叔子具有系統的教育理念,其核心是,教育要“育人而非制器”。他明確提出,我們的教育要培養人,培養活生生的人。如果把學生當作機器人看待,就永遠不可能給予學生原始創新的能力。因此,我們要注重培養思想感情健康的、高尚的、有思維能力的人,愛祖國、愛人民、愛民族的人,能表現出原始創新能力、能開拓的人。所以,我們應當面對學生,把學生當作人看待,很好地開發學生的思維、情感、思想。

楊叔子擔任華中理工大學校長雖然只有四年半,但取得了重要成就。其中最主要的是針對中國高等教育中多年來存在的“五重五輕”現象,即重理工、輕人文,重專業、輕基礎,重書本、輕實踐,重共性、輕個性,重功利、輕素質的現象,積極倡導和大力推進我國大學文化素質教育,在中國大學掀起一場人文“風暴”,為這一順應潮流、針砭時弊、涉及根本的中國高等教育改革作出了卓越貢獻。

楊叔子之“大”

楊叔子作為“大先生”,何以成其“大”?

“大”在情懷。凡成大事業者,必有大情懷。在楊叔子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一種強烈的家國情懷,一種出乎本心的真誠、單純和厚道。正是這一大情懷,使他在被選送到哈爾濱工業大學進修時,在氣溫零下二三十攝氏度的環境下,堅持每天早上4點起床讀書學習,在等電車冷得要不斷跺腳的情況下,仍能堅持默默背單詞、學外語。正是這一大情懷,使他當上校長后,依然沒有絲毫的官腔和架子,在上班路上仍能不時停下來,耐心聽取師生的訴求。正是這一大情懷,使他狠抓教師隊伍,大膽提拔年輕干部,讓他們盡快挑大梁,將來擔大任。正是這一大情懷,使他大力支持羅俊院士團隊的科研工作,在學校經濟相當困難的條件下,在引力實驗室外面建了一座引力大樓,使引力實驗室領先世界先進水平,被國際同行稱為“世界引力中心”。 

“大”在學問。在楊叔子身上,體現著“做人、做事、做學問”的統一。用他的話來說,做人是靈魂,做事是軀體,兩者的融合,就是做學問,真正的做學問。

楊叔子身上凸顯出“知性之知”、“德性之知”和“審美之知”三位一體的大學問家的畫像。他的學問與人生高度融合在一起,代表著一種價值取向、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的大學文化。他認為,大學定位在文化里,文化的本質是人,是化人和人化,要注重以文化人,以人化文。大學的根本任務是培養人。培養什么人?要培養現代的中國人。如何培養人?就是要實現從注重專業教育、科學教育轉變為科學教育和人文教育相結合,在注重專業教育的同時,高度重視素質教育。

“大”在德行。楊叔子在《楊叔子口述史》里說,我一生的體會是,學好業務,做好工作,報效祖國,是最高的德行。

楊叔子是原華中工學院首屆學生,本科提前畢業,留校當老師,成為學校最年輕的教授,成為我國20世紀80年代出國留學的少數教授之一,放棄留在美國的機會,回國后繼續致力于機械科學和工程的研究,199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后改稱院士),帶出了一支高水平的團隊,取得了卓越的科技成就。

大情懷、大學問、大德行,必然帶來大影響。楊叔子一生詩禮傳家、篤志報國。他秉承“清廉愛國,師表崇德”的家訓,懷揣科技報國、文教興國夢想,在60多年的科研和教學生涯中,把畢生的精力貢獻給黨和國家的教育事業,貢獻給了華中科技大學,為學校的建設和跨越式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他是無數師生心目中的“大先生”,他的影響力是積極深刻、廣泛且久遠的。

楊叔子漸行漸遠的背影,是我們的正面、前行的方向。加快建設教育強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更多楊叔子這樣的“大先生”。

(作者系廣東開放大學原黨委書記,華中科技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教育報》2023年09月07日第7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亚洲国产精品线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蜜芽|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 51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最新国产精品拍自在线观看|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视蜜桃| 99re6热视频精品免费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国语对白| 婷婷99视频精品全部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精品| 久久久久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精品电影久久久久电影网| 91精品在线国产| 久久精品丝袜高跟鞋| 国产精品偷窥熟女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1000夫妇激情啪发布 | 完整观看高清秒播国内外精品资源 | 在线观看自拍少妇精品| 国产在线麻豆精品| 亚洲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久久久肉伦网站| 国语自产偷拍精品视频偷蜜芽| 国产主播精品福利19禁vip| 久久久久久久精品毛万迈巴赫车标| 人妻少妇精品中文字幕av蜜桃| 国产在线无码精品电影网|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 久久久久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秋霞| 久久精品福利视频| 成人区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不卡 | 伊人精品久久久久7777| 久久久久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国产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91麻豆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蜜芽 |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花蝴蝶| 国产精品毛片大码女人|